保境安民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安民:安定人民生活。保卫国境,使人民安居乐业。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71回:“但愿共存忠义于心,同著功勋于国,替天行道,保境安民。”
例子高阳《胡雪岩全传·平步青云》上册:“现在局势越来越紧,保境安民,耽误不得。”
基础信息
拼音bǎo jìng ān mín
注音ㄅㄠˇ ㄐ一ㄥˋ ㄢ ㄇ一ㄣˊ
感情保境安民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宾语;指军队的职责。
近义词保国安民
英语maintain peace and security in the territory under one's control--euphemism for armed neutrality in civil war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一丝不苟(意思解释)
- 一路风尘(意思解释)
- 物美价廉(意思解释)
- 旦夕之间(意思解释)
- 用心良苦(意思解释)
- 繁文缛节(意思解释)
- 心急如焚(意思解释)
- 青云直上(意思解释)
- 作壁上观(意思解释)
- 举止娴雅(意思解释)
- 起死回生(意思解释)
- 绵里藏针(意思解释)
- 乐以忘忧(意思解释)
- 鹬蚌相争(意思解释)
- 如火如荼(意思解释)
- 鞭辟入里(意思解释)
- 华不再扬(意思解释)
- 在此存照(意思解释)
- 冒失鬼(意思解释)
- 举目无亲(意思解释)
- 张徨失措(意思解释)
- 珠联璧合(意思解释)
- 平时不烧香,急来抱佛脚(意思解释)
- 十八层地狱(意思解释)
- 广开言路(意思解释)
- 持之以恒(意思解释)
- 貌合神离(意思解释)
- 亡羊补牢(意思解释)
※ 保境安民的意思解释、保境安民是什么意思由查查字学习工具网提供。
与《保境安民》相关的谜语
与《保境安民》相关故事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只争朝夕 | 比喻抓紧时间,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目的。 |
进种善群 | 谓提高民族素质。 |
闻声相思 | 声:名声。指思慕、钦仰有声望的人。 |
不正之风 | 不正当的社会风气。 |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 困:贫乏。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缺点;教学以后,才知道自己的知识贫乏。 |
将计就计 | 利用对方的计策反过来向对方施计。 |
漏洞百出 | 漏洞:不周密的地方;百出:形容出现次数很多。破漏的地方非常多。比喻说话、写文章或做事破绽很多。 |
列风淫雨 | 列:烈;淫:过量。本指狂风暴雨。后比喻错别字连篇。 |
供不应求 | 供应不能满足实际需要。供:供应。 |
大开方便之门 | 给予极大的方便。 |
钿合金钗 | 钿盒和金钗,相传为唐玄宗与杨贵妃定情之信物。泛指情人之间的信物。 |
黄耳传书 | 黄耳:犬名;书:书信。黄犬为主人往返传书。后比喻传递家信。 |
龙争虎斗 | 龙与虎之间的争斗。形容斗争或竞赛十分激烈紧张。 |
倒裳索领 | 索:搜寻、寻求。把衣裳倒过来寻找领口。比喻办事抓不到要点。 |
各行各业 | 泛指所有的人所从事的各种行业。 |
牛刀小试 | 牛刀:宰牛的刀。用宰牛刀在小生物身上做试验。比喻有大本领而先在小事上略微施展一下。 |
皮笑肉不笑 | 极其不自然地装出一副笑脸。形容虚伪或心怀恶意的样子。 |
快人快语 | 快:爽利;直爽。爽快人说爽快话。 |
呼风唤雨 | 原指神仙道士的神通广大;可以呼唤风雨。现多比喻人民群众具有改造、支配自然的力量。有时也用以形容坏人的煽动。 |
今古奇观 | 奇观:奇异的景象。指古今奇怪而少见的事。 |
精明强干 | 精细聪明;善于办事。也作“精明能干”。 |
拨乱济危 | 平定乱世,救济危难。亦作“拨乱济时”。 |
麻木不仁 | 不仁:失去感觉能力。本指肢体神经失去感觉;对刺激没有感觉。形容思想不敏锐;对事物反应迟钝;漠不关心。 |
华不再扬 | 已开过的花,在一年里不会再开。比喻时间过去了不再回来。 |
亡魂失魄 | 魂、魄:旧指人身中离开形体能存在的精神为魂,依附形体而显现的精神为魄。形容惊慌忧虑、心神不定、行动失常的样子。 |
无所用心 | 用心:动脑筋。指不动脑筋;什么事情都不关心。 |
乱作一团 | 混杂在一起,形容极为混乱。 |
牛衣对泣 | 睡在牛衣里,相对哭泣。形容夫妻共同过着穷困的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