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教而杀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教:教育;杀:处罚,杀死。不警告就处死。指事先不教育人,一犯错误就加以惩罚。
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尧曰》:“不教而杀谓之虐。”
例子对待犯错误的人应当采取治病救人的方针,而不应该不教而杀。
基础信息
拼音bù jiào ér shā
注音ㄅㄨˋ ㄐ一ㄠˋ ㄦˊ ㄕㄚ
繁体不教而殺
感情不教而杀是贬义词。
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近义词不教而诛
反义词谆谆教诲
英语execute without teaching
字义分解
展开阅读全文 ∨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疾如旋踵(意思解释)
- 逆道乱常(意思解释)
- 支支吾吾(意思解释)
- 囊萤映雪(意思解释)
- 四书五经(意思解释)
- 不僧不俗(意思解释)
- 连编累牍(意思解释)
- 大失所望(意思解释)
- 大千世界(意思解释)
- 大开方便之门(意思解释)
- 兴高采烈(意思解释)
- 文治武功(意思解释)
- 牛刀小试(意思解释)
- 风情月意(意思解释)
- 将功折罪(意思解释)
- 闲情逸趣(意思解释)
- 迭床架屋(意思解释)
- 立地书橱(意思解释)
- 似是而非(意思解释)
- 无稽之谈(意思解释)
- 横七竖八(意思解释)
- 信口开河(意思解释)
- 牵肠挂肚(意思解释)
- 密锣紧鼓(意思解释)
- 祝哽祝噎(意思解释)
- 主人翁(意思解释)
- 金蝉脱壳(意思解释)
- 牛星织女(意思解释)
※ 不教而杀的意思解释、不教而杀是什么意思由查查字学习工具网提供。
与《不教而杀》相关的谜语
与《不教而杀》相关故事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高 | 让:推辞,拒绝。泰山不排除细小的土石,所以能那么高。比喻人度量大,能包容不同的事物。 |
安身之处 | 指得以立足容身的地方。 |
离世遁上 | 超脱世俗,回避君上。 |
一门心思 | 一心一意。 |
一无所有 | 什么都没有(一:一概;完全)。 |
野心勃勃 | 野心:指攫取名利、地位、地盘等的欲望;勃勃:旺盛的样子。形容野心很大。 |
唯物主义 | 认为世界就其本质来说是物质的,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客观存在的,意识是物质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的哲学观点。 |
角巾素服 | |
归马放牛 | 把作战用的牛马牧放。比喻战争结束,不再用兵。 |
困而不学 | 困:困惑,不明白。困惑不明白却不肯学习。 |
海底捞月 | 也作“水中捞月”、“海中捞月”。捞:捞取。从海中捞月亮。形容做事白费力气;根本达不到目的。 |
不能自拔 | 拔:摆脱。不能将自己拔出来。指陷进很深的境地;难以使自己从中解脱出来。 |
各行各业 | 泛指所有的人所从事的各种行业。 |
口坠天花 | 据《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序品》载,佛祖说法,感动天神,“六欲诸天及天子众,以天福力雨种种华:优钵罗华,波头摩华……于虚空中缤纷乱坠”,“天华乱坠满虚空,众香普熏于大会”。后遂以“口坠天花”喻指以夸诞之词动人听闻或以甘言骗人。华,同“花”。 |
粉墨登场 | 粉墨:搽脸和画眉的化妆品。指化装后登台演戏。比喻乔装打扮一番;登上政治舞台。也比喻在社会生活中扮演角色;像演戏一样活动。 |
牛骥同槽 | 见“牛骥同皁”。 |
切树倒根 | 比喻彻底。 |
今古奇观 | 奇观:奇异的景象。指古今奇怪而少见的事。 |
进进出出 | 走进走出,穿进穿出。 |
薪尽火灭 | 薪:柴火。柴草完了,火也就灭了。比喻死亡。 |
单刀直入 | 单刀:短柄长刀;直:径直;入:刺入。用短柄长刀直接刺入。原意是认准目标;勇猛向前。后比喻说话、办事直截了当;不绕弯子。 |
哀兵必胜 | 哀兵:由受迫而悲愤地奋起反抗的军队。一说“哀;悯也”。怜惜和慈爱士卒。①指因受欺侮而怀着激愤情绪为正义而战的军队一定能打胜仗。反引申为由横遭侵凌残害而悲愤满腔的国家和民族;能奋起抗战;必获胜利。②慈爱士卒而得人心者胜。 |
轰轰烈烈 | 轰轰:像声词;形容巨大声响;烈烈:火焰盛燃的样子。形容声势浩大;气势雄伟。 |
慢条斯理 | 形容说话做事动作缓慢;不慌不忙。 |
倒载干戈 | 倒:把锋刃向里倒插着;载:陈设,放置;干戈:古代的两种兵器,泛指武器。把武器倒着放起来,比喻没有战争,天下太平。 |
母夜叉 | 比喻凶悍的妇女。 |
阿时趋俗 | 阿:迎合。迎合时尚和世俗。 |
忠果正直 | 忠诚果断,持正刚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