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竹伍符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本指记载军令、军功的簿籍和军士中各伍互相作保的守则。亦借指军队。
出处明·方孝孺《书夷山稿序后》:“吾观四明蒋先生,羁寓数千里外,在尺竹伍符中,而放笔为诗……味其言如素处显位者,未尝有枯悴寒涩这态,是安可谓之穷士乎?”
基础信息
拼音chǐ zhú wǔ fú
注音ㄔˇ ㄓㄨˊ ㄨˇ ㄈㄨˊ
感情尺竹伍符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近义词尺籍伍符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醋海翻波(意思解释)
-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之困(意思解释)
- 杯蛇幻影(意思解释)
- 快马加鞭(意思解释)
- 普天同庆(意思解释)
- 心里有鬼(意思解释)
- 劳民伤财(意思解释)
- 仁义道德(意思解释)
- 惹事生非(意思解释)
- 囊萤照雪(意思解释)
- 藏形匿影(意思解释)
- 海底捞月(意思解释)
- 鸡胸龟背(意思解释)
- 发号施令(意思解释)
- 常年累月(意思解释)
- 款学寡闻(意思解释)
- 分工合作(意思解释)
- 东施效颦(意思解释)
- 散带衡门(意思解释)
- 孜孜不倦(意思解释)
- 天网恢恢(意思解释)
- 空腹高心(意思解释)
- 鹬蚌相争(意思解释)
- 诸如此类(意思解释)
- 可有可无(意思解释)
- 浅见薄识(意思解释)
- 望尘靡及(意思解释)
- 家常便饭(意思解释)
※ 尺竹伍符的意思解释、尺竹伍符是什么意思由查查字学习工具网提供。
与《尺竹伍符》相关的谜语
与《尺竹伍符》相关的造句
与《尺竹伍符》相关故事
成语接龙(顺接)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经明行修 | 旧指通晓经学,品行端正。 |
苦尽甘来 | 尽:终结;甘:甜;美好。比喻艰苦的日子已经过去;美好的时光已经到来。 |
清清楚楚 | 清晰明白有条理。 |
满腹经纶 | 腹:肚子;经纶:理出丝绪叫经;编丝成绳叫纶。引申为人的才学、本领、谋略等。形容很有学问和才能。 |
狐死首丘 | 首丘:头向着狐穴所在的土丘。传说狐狸将死时,头必朝向出生的山丘。比喻不忘本。也比喻暮年思念故乡。 |
回光反照 | 指日落时由于反射作用而天空中短时发亮。比喻人死前精神突然兴奋。也比喻事物灭亡前夕的短暂兴旺。 |
顾后瞻前 | 同“瞻前顾后”。 |
天昏地暗 | 天色昏黄不清;大地黑暗不明。多指云雾遮蔽日月或风沙漫天的景象。昏:昏暗。 |
寿元无量 | 寿元:寿命;无量:没有限度。祝人长寿的颂辞。 |
咄咄逼人 | ①气势汹汹;盛气凌人;言语或神态中有一种威胁逼人的气势。咄咄:表示惊奇的声音。②形容本领赶上或超过别人;令人惊诧。 |
闭关自守 | 守:防守。封闭关口;并加以防守;不跟外界往来。也比喻因循守旧;不接受外界事物的影响。 |
巧上加巧 | 指一时凑巧或指人更加灵巧。 |
见危致命 | 见“见危授命”。 |
敲诈勒索 | 依仗权势或抓住别人的把柄;采取威胁手段索取钱财。 |
离弦走板 | 比喻言行偏离公认的准则。 |
偶一为之 | 偶:偶尔;偶然;为:做;干;之:代词;代某件事。偶尔做一回。 |
春冰虎尾 | 踩着老虎尾巴,走在春天将解冻的冰上。比喻处境非常危险。 |
光前启后 | 犹“光前裕后”。 |
本末倒置 | 本:树根;比喻事物的根本;末:树梢;比喻事物的枝节;置:放置。形容把主要的和次要的;重要的和不重要的;本质的和非本质的弄颠倒了。 |
作壁上观 | 壁:壁垒;营寨周围的高墙。在壁垒上观看别人交战。比喻从旁观望;置身事外。 |
有血有肉 | 有生命;有活力;形容文艺作品形象生动;内容充实。 |
文山会海 | 形容文件会议多得泛滥成灾。 |
阳春白雪 | 阳春;白雪:是战国时代楚国的艺术性较高难度较大的歌曲;后来泛指高深的;不通俗的文学艺术。 |
画地为牢,议不入 | 议:议论。在地上画个圆圈当作牢狱,人们议论着不敢进入。形容狱吏的凶残暴虐。 |
兵微将寡 | 微、寡:少。兵少将也不多。形容力量薄弱。 |
扭直作曲 | 比喻是非颠倒。 |
分工合作 | 众人各司其责,共同从事工作。 |
兵戎相见 | 兵戎:武器。以武力相见。指用战争解决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