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盂之安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像覆置的盂那样安稳。比喻稳固,不可动摇。亦作“覆盂之固”。
出处汉·韩婴《韩诗外传》第九卷:“君子之居也,绥如安裘,晏如覆盂。”
例子唐·张说《开元正历握乾符颂》:“四海有覆盂之安。”
基础信息
拼音fù yú zhī ān
注音ㄈㄨˋ ㄩˊ ㄓ ㄢ
繁体复盂之安
感情覆盂之安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用于比喻句。
近义词覆盂之固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识文断字(意思解释)
- 个人主义(意思解释)
- 辙鲋之急(意思解释)
- 一视同仁(意思解释)
- 顺口溜(意思解释)
- 陌路相逢(意思解释)
- 进本退末(意思解释)
- 慌里慌张(意思解释)
- 十全大补(意思解释)
- 沤沫槿艳(意思解释)
- 识字知书(意思解释)
- 节哀顺变(意思解释)
- 粗制滥造(意思解释)
- 拔茅连茹(意思解释)
- 饭囊酒瓮(意思解释)
- 钿合金钗(意思解释)
- 新官上任三把火(意思解释)
- 黑天半夜(意思解释)
- 珠还合浦(意思解释)
- 材雄德茂(意思解释)
- 袅袅婷婷(意思解释)
- 迫不得已(意思解释)
- 生知安行(意思解释)
- 绿林强盗(意思解释)
- 万变不离其宗(意思解释)
- 似曾相识(意思解释)
- 移日卜夜(意思解释)
-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意思解释)
※ 覆盂之安的意思解释、覆盂之安是什么意思由查查字学习工具网提供。
与《覆盂之安》相关的谜语
与《覆盂之安》相关的造句
与《覆盂之安》相关故事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闻声相思 | 声:名声。指思慕、钦仰有声望的人。 |
反唇相稽 | 反唇:回嘴;顶嘴;稽:争论;计较。受到指责不服气;抓住对方话把;反过来责问对方。 |
晕头转向 | 晕:头脑发昏;转向:辨不清方向。形容头脑昏乱辨不清方向。 |
尾生之信 | 尾生:古代传说中坚守信约的人,他为守约而甘心淹死。比喻只知道守约,而不懂得权衡利害关系。 |
一文不名 | 一文钱都没有(名:占有)。形容非常贫困。 |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 比喻平凡的人哪里知道英雄人物的志向。 |
角巾素服 | |
扬威耀武 | 见“扬威曜武”。 |
团团转 | 回环旋转,形容不知道怎么办好。 |
连珠炮 | 连续的火炮。比喻说话很快。 |
本末倒置 | 本:树根;比喻事物的根本;末:树梢;比喻事物的枝节;置:放置。形容把主要的和次要的;重要的和不重要的;本质的和非本质的弄颠倒了。 |
冲锋陷阵 | 陷阵:攻破;深入敌阵。冲向敌人的防线;攻破敌人的阵地。形容作战英勇。 |
休戚是同 | 休:欢乐,吉庆;戚:忧愁;是:语助词。彼此间的忧乐和祸福共同承担。形容关系密切,同甘共苦。 |
画地为牢,议不入 | 议:议论。在地上画个圆圈当作牢狱,人们议论着不敢进入。形容狱吏的凶残暴虐。 |
理直气壮 | 直:正确、合理、充分;气壮:气势旺盛。理由正确、充分;说话的气势就很盛。 |
亡命之徒 | 指逃亡的人。也称冒险犯法;不顾性命的人。亡:无;命:名;亡命:逃匿则削除名籍;故以逃亡为亡命;即逃亡;流亡;徒:一类人(含贬义)。 |
公子哥儿 | 指富贵人家只讲吃喝玩乐,不务正业的子弟。 |
超然物外 | 超然:脱离;不介入;物:客观世界。超脱于世俗生活之外;意指对现实的一切都不感兴趣。也比喻置身事外。 |
坐怀不乱 | 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将受冻的女子裹于怀中,没有发生非礼行为。形容男子在两性关系方面作风正派。 |
义不容辞 | 义:道义;容:允许。辞:推辞。道义上不允许推辞。 |
举足轻重 | 一挪动脚;就会影响两边的分量。原指一个实力强的人处于两方之间;只要稍微偏向一方;就会打破均势。比喻地位极其重要;足以左右全局。 |
色厉内荏 | 色:神色;历:历害;内:内心。荏:软弱;怯懦。形容外表严厉强硬;内心怯懦软弱。 |
阴阳怪气 | 形容态度怪癖,冷言冷语,不可捉摸。 |
浅见薄识 | 浅见:肤浅的见解。形容见闻不广,知识贫乏。 |
纵横四海 | 纵横:奔驰无阻。在天下任意往来,没有阻挡。比喻无敌于世。 |
腾声飞实 | 传扬名声与功业。谓使名实俱得传扬。 |
东道主 | 泛指接待或宴客的主人。 |
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 | 旧时认为有知识的人即使待在家里,也能知道外面发生的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