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心省事的成语故事


清心省事

拼音qīng xīn shěng shì

基本解释心地清净,俭省事情。

出处宋·陆游《上殿札子》:“人君与天同德,惟当清心省事,淡然虚静,损之又损,至于无为。”


暂未找到成语清心省事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清心省事)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风言影语 清·梁绍壬《两般秋雨庵随笔·致赵秋舲书》:“猥以春来王粲之不归,论传海外东坡之忆死,风言影语,莫识来因,一介鲰生,何忌何惜!”
捻神捻鬼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21卷:“婆婆捻神捻鬼的叫噤声!”
是非口舌 明·冯梦龙《古今小说·滕大尹鬼断家私》:“若是为田地上坏了手足亲情,到不如穷汉赤光光没得承受,反为干净,省了许多是非口舌。”
僧多粥少 王朔《浮出海面》:“国家有困难,僧多粥少,为国分忧嘛。”
弦外之响 王国维《人间词话》四二:“古今词人格调之高无如白石,惜不于意境上用力,故觉无言外之味,弦外之响。”
源源不断 《孟子 万章上》:“欲常常而见之,故源源而来。”
推三阻四 元 无名氏《鸳鸯被》第一折:“非是我推三、推三阻四;这事情应难、应难造次。”
神出鬼入 《淮南子 兵略训》:“善者之动也,神出而鬼行。”
出头露面 明 施耐庵《水浒传》:“孙二娘从小出头露面,况是过来人,惯家儿,也不害什么羞耻。”
目不忍见 《广东军务记》:“真为目不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