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网珊瑚的成语故事


铁网珊瑚

拼音tiě wǎng shān hú

基本解释比喻搜罗珍奇。

出处唐·李商隐《碧城》诗:“玉轮顾兔初生魄,铁网珊瑚未有枝。”


铁网珊瑚的典故

唐朝时期,在拂菻国就开始挖掘海底珊瑚了。由于珊瑚是寄生在石头上,像蘑菇一样白,一年后就发黄,三年后就发红,纵横交错,千姿百态,是当时的奇珍异宝。渔民乘船到珊瑚洲,把铁网中沉入水底,用船的力量拖拽而出。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铁网珊瑚)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铁板钉钉 范乃成《小技术员战胜神仙手》:“[老汉]右手的烟袋朝着支书手中的计划点了几点,铁板钉钉似的崩出来三个字:‘我反对!’”
上天无路,入地无门 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 法眼宗 西余体柔禅师》:“进前即触途成滞,退后即噎气填胸,直得上天无路,入地无门。”
干干脆脆 曹禺《雷雨》序:“鲁大海自然要个硬性的人来演,口齿举动不要拖泥带水,干干脆脆地做下去。”
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 《诗经·小雅·常棣》:“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
算无遗策 《晋书 桓玄传》:“自谓经略指授,算无遗策。”
自强不息 《周易 乾》:“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名重一时 宋·释惟白《续传灯录》卷二十七:“师住径山时,名重一时,如侍郎张公子韶,状元汪公圣锡少卿、冯公济川俱问道。”
鸿鹄将至 先秦 孟轲《孟子 告子上》:“使奕秋诲二人奕,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奕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目不忍见 《广东军务记》:“真为目不忍见。”
进道若退 《老子》:“明道若昧,进道若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