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头有尾的成语故事


有头有尾

拼音yǒu tóu yǒu wěi

基本解释既有开头;又有结尾。形容做事有始有终;能坚持到底。

出处宋 朱熹《朱子全书 论语 公冶长》:“做得一章有头有尾,与今之学者有头无尾底不同。”


暂未找到成语有头有尾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有头有尾)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积不相能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吴汉传》:“君与刘公积不相能,而信其虚淡,不为之备,终受制矣。”
服牛乘马 《周易 系辞下》:“服牛乘马,引重致远,以利天下。”
月明千里 南朝 宋 谢庄《月赋》:“美人迈兮音尘阙,隔千里兮共明月。”
泥牛入海 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 潭州龙山和尚》:“我见两个泥牛斗入海,直至如今无消息。”
新仇旧恨 唐 韩偓《三月》:“新愁旧恨真无奈,须就邻家瓮底眠。”
锲而不舍 先秦 荀况《荀子 劝学》:“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清清楚楚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36回:“又见世南生得清清楚楚,弱不胜衣,故憨憨的只管贪看。”
视微知着
源源不断 《孟子 万章上》:“欲常常而见之,故源源而来。”
溢于言表 明 朱舜水《答安东守约书三十首》:“来书十读,不忍释手,真挚之情,溢于言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