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途之哭的成语故事


穷途之哭

拼音qióng tú zhī kū

基本解释因车无路可行而悲伤,后指处于困境所发的绝望的哀伤。

出处《晋书 阮籍传》:“时率意独驾,不由径路,车迹所穷,辄痛哭而返。”


暂未找到成语穷途之哭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穷途之哭)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一贫如洗 元 关汉卿《窦娥冤》楔子:“小生一贫如洗,流落在这楚州居住。”
混淆是非 清 陶曾佑《论文学之势力及其关系》:“锢蔽见闻,淆混是非。”
脆而不坚 毛泽东《改造我们的学习》:“华而不实,脆而不坚。”
上天无路,入地无门 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 法眼宗 西余体柔禅师》:“进前即触途成滞,退后即噎气填胸,直得上天无路,入地无门。”
劳燕分飞 南宋 郭茂倩《乐府诗集 东飞伯劳歌》:“东飞伯劳西飞燕,黄姑织女时相见。”
谨小慎微 汉 刘安《淮南子 人间训》:“圣人敬小慎微,动不失时。”
回心转意 元 高则诚《琵琶记》第31出:“怕你爹爹也有回心转意时节,且更耐看如何?”
不敢苟同 叶赫那拉·图鸿《乾隆皇帝》第一章:“兄台这般说话在下可不敢苟同,红花会劫富济贫,替天行道。”
从俗浮沉 汉 司马迁《报任少卿书》:“故且从俗浮沉,与时俯仰,以通其狂感。
敌众我寡 先秦 孟轲《孟子 梁惠王上》:“然则小固不可以敌大,寡固不可以敌众,弱固不可以敌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