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若泰山的成语故事


安若泰山

拼音ān ruò tài shān

基本解释形容极其平安稳固。同“安如泰山”。

出处《南史 梁纪下论》:“自谓安若泰山,算无遗策。”


暂未找到成语安若泰山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安若泰山)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绳之以法 汉 冯衍《上疏自陈》:“以文帝之明而魏尚之忠,绳之以法则为罪,施之以德则为功。”
是非口舌 明·冯梦龙《古今小说·滕大尹鬼断家私》:“若是为田地上坏了手足亲情,到不如穷汉赤光光没得承受,反为干净,省了许多是非口舌。”
痛定思痛 唐 韩愈《与李翱书》:“今而思之,如痛定之人,思当痛之时,不知何能自处也。”
一部二十四史,不知从何说起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序:“觉世间变幻之态,无有过于中国官场者……尝苦一部二十四史,不知从何处说起。”
惜指失掌 《南史 阮佃夫传》:“佃夫拂衣出户,曰:‘惜指失掌邪?’”
明争暗斗 冯玉祥《我的生活》:“于是两方明争暗斗,各不相让,一天利害一天,闹成所谓‘府院之争’。”
极重不反 清·陈确《答张考夫书》:“今《大学》之为圣经,已成极重不反之势。”
半路出家 《京本通俗小说 错斩崔宁》:“先前读书,后来看看不济,却去改业做生意。便是半路上出家的一般。”
万无一失 汉 枚乘《七发》:“孔老览观,孟子持筹而算之,万不失一。”
捞一把 刘知侠《铁道游击队》第五章:“他就想再捞一把,可是越捞越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