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人得志的成语故事


小人得志

拼音xiǎo rén dé zhì

基本解释小人:旧指道德低下或行为不正派的人。指人格卑下的人取得权势。

出处南朝·宋·何承天《为谢晦檄京邑》:“若使小人得志,君子道消。”


暂未找到成语小人得志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小人得志)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不可多得 东汉 孔融《荐祢衡表》:“若衡等辈,不可多得。”
多谋善虑 清·李渔《凰求凤·画策》:“你是个多谋善虑之人,何不替我筹度一番,行了这个方便也好。”
陌路相逢 清·名教中人《好逑传》第八回:“我与你家小姐陌路相逢,欲言恩,恩深难言;欲言情,又无情可言。”
逸游自恣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梁冀传》:“少为贵戚,逸游自恣。”
有约在先 元·无名氏《举案齐眉》第一折:“老夫人,这事本已有约在先,况兼孩儿又执意定要嫁她,也是他的缘分了。”
赶尽杀绝 明 许仲琳《封神演义》:“黄天禄上马,提枪出营,见余化曰:‘匹夫赶尽杀绝,但不知你可有造化受其功禄!’”
扬幡擂鼓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8回:“如今是扬幡擂鼓,弄至大家都知道了,都看见了。”
学而时习之 《论语·学而》:“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肝胆过人
不费吹灰之力 清 刘鹗《老残游记》第17回:“他因听见老残一封书去,抚台便这样的信从,若替他办那事,自不费吹灰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