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蟹不如一蟹的成语故事

拼音yī xiè bù rú yī xiè
基本解释比喻一个不如一个,越来越差。
出处宋 苏轼《艾子杂说》:“艾子行于海上……艾子喟然叹曰:‘何一蟹不如一蟹也!’”
一蟹不如一蟹的典故
宋代时,有一个叫陶谷的人,字秀实。此人有一种嗜好——爱吃螃蟹。有一次,陶谷奉朝廷派遣出使吴越(五代时十国之一,在今浙江、江苏西南和福建东北部一带),吴越国的忠懿王设宴招待他。因为陶谷喜欢吃螃蟹,所以忠懿王命人在宴席上摆出了各种各样的螃蟹,从大到小,一共摆了十几种。陶谷见状,笑着说:“这可真是一蟹不如一蟹啊!”“一蟹不如一蟹”原意是说螃蟹一只不如一只。后来,人们将其引为成语,常用来比喻一个不如一个,越来越差。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一蟹不如一蟹)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烽火连年 | 元·戴良《九灵山房集·二四·登大牢山》:“那堪回首东南地,烽火连年警报闻。” |
狐群狗党 | 元 尚仲贤《气英布》第四折:“咱若不是扶刘锄项,逐着那狐群狗党,兀良怎显得咱这黥面当王!” |
俯拾即是 | 唐 司空图《二十四诗品 自然》:“俯拾即是,不取诸邻。” |
坚强不屈 | 荀况《荀子 法行》:“坚刚而不屈,义也。” |
铁郭金城 | 清·冯桂芬《公启曾协揆》:“大军一至,朽珠枯木亦助声威;大军不至,则铁郭金城将沦灰烬。” |
鼻青脸肿 | 清 石玉昆《三侠五义》第44回:“这恶贼原想着是个暗算,趁着军官作下揖去,不能防备,这一脚定然鼻青脸肿。” |
举善荐贤 |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百二十回:“举善荐贤,乃美事也;卿何荐人于朝,即自焚其奏稿,不令人知耶?” |
孜孜以求 | 孙犁《芸斋琐谈》:“因为他那种孜孜以求、有根有据、博大精深的治学方法,也为人所熟知了。” |
时易世变 | 晋 鲁褒《钱神论》:“当今之急,何用清谈?时易世变,古今异俗。” |
归马放牛 | 《尚书 武成》:“乃偃武修文,归马于华山之阳,放牛于桃林之野,示天下弗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