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坐不安的成语故事


行坐不安

拼音xíng zuò bù ān

基本解释行:走。走也不是,坐也不是。形容心情焦躁不宁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55回:“瑜闻大惊,行坐不安。”


暂未找到成语行坐不安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行坐不安)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秋高气和 清 曾朴《孽海花》第十九回:“却说小燕便服轻车,叫车夫径到城南保安寺街而来,那时秋高气和,尘软蹄轻,不一会已到了门口,把车停在门前两棵大榆树荫下。”
遏恶扬善 《周易 大有》:“君子以遏恶扬善,顺天休命。”
一视同仁 唐 韩愈《原人》:“是故圣人一视而同仁,笃近而举远。”
刻骨铭心 唐 李白《上安州李长史书》:“深荷王公之德,铭刻心骨。”
骨肉离散 《诗经 唐风 杕杜序》:“《杕杜》,刺时也。君不能亲其宗族,骨肉离散,独居而无兄弟,将为沃所并尔。”
炙手可热 唐 杜甫《丽人行》:“炙手可热势绝伦,慎莫近前丞相嗔。”
遗形藏志 汉·严遵《道德指归论·上德不德》:“遗形藏志,与道相得。”
无时无刻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自是行忘止,食忘餐,却像掉了一件东西的,无时无刻不在心上。”
功成名就 《墨子·修身》:“功成名遂,名誉不可虚假。”
目不转睛 晋 杨泉《物理论》:“子义燃烛危坐通晓,目不转睛,膝不移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