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塞顿开的成语故事


茅塞顿开

拼音máo sè dùn kāi

基本解释茅:茅草;塞:堵塞。茅草塞路;突然开通了。形容原来心里好像被茅草堵塞着;现在一下开窍了。比喻立刻理解明白。

出处先秦 孟轲《孟子 尽心下》:“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闲不用,则茅塞之矣。今茅塞子之心矣!”


暂未找到成语茅塞顿开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茅塞顿开)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血气方刚 先秦 孔子《论语 季氏》:“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
度外之人 《三国志·魏志·杨阜传》:“曹公有雄才远略,决机无疑,法一而兵精,能用度外之人,所任各尽其力,必能济大事者也。”
闻声相思 《鬼谷子·内揵》:“君臣上下之事,有远而亲,近而疏,就之不用,去之反求,日进前不御,遥闻声而相思。”
不正之风 晋 葛洪《抱朴子 辩问》:“移不正之风,易流遁之俗。”
快马加鞭 明 徐姬《杀狗记 看书苦谏》:“何不快马加鞭,迳赶至苍山,救取伯伯。”
逸游自恣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梁冀传》:“少为贵戚,逸游自恣。”
穷乡僻壤 宋 曾巩《叙盗》:“穷乡僻壤、大川长谷之间,自中家以上,日暮持钱,无告籴之所。”
将功补过 《晋书 王敦传》:“当令任不过分,役其所长,以功补过,要之将来。”
德容言功 语出《礼记·昏义》。见“德言容功”。
安于现状 王朝闻《论凤姐》第11章:“这样的梦境,与我那不安于现状又不能改变现状的生活实际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