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伏鹄卵的成语故事

拼音jī fú hú luǎn
基本解释伏:孵卵;鹄:天鹅。用鸡来孵天鹅蛋。比喻才小难当大任。
出处战国·宋·庄周《庄子·庚桑楚》:“奔蜂不能化藿蠋,越鸡不能伏鹄卵。”
暂未找到成语鸡伏鹄卵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鸡伏鹄卵)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声东击西 | 唐 杜佑《通典 兵六》说:“声言击东,其实击西。” |
径情直遂 | 《歇冠子 著希》:“夫义,节欲而治,礼,反情而辨者也。故君子径情而行也。” |
个人主义 | 毛泽东《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这是小资产阶级个人主义的表现。” |
晕头转向 | 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三部:“巧珠奶奶听得晕头转向。完全出乎他的意料,儿子居然变了,而且变得这么快!” |
堂堂一表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十七回:“爹娘生下洒家,堂堂一表,凛凛一躯,自小学成十八般武艺在身,终不成只这般休了!” |
学而时习之 | 《论语·学而》:“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
拭目以待 |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朝廷旧臣,山林隐士,无不拭目以待。” |
谦受益,满招损 | 明·沈采《千金记·延访》:“谦受益,满招损。” |
极重不反 | 清·陈确《答张考夫书》:“今《大学》之为圣经,已成极重不反之势。” |
因噎废食 | 汉 刘向《说苑》:“一噎之故,绝谷不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