惘若有失的成语故事


惘若有失

拼音wǎng ruò yǒu shī

基本解释惘:失意。神情颓丧,好像失去所爱所恋的样子。

出处三国·魏·吴质《答东阿王书》:“精散思越,惘若有失,非敢羡宠光之休。”


暂未找到成语惘若有失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惘若有失)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含辛茹苦 宋 苏轼《中和胜相院记》:“无所不至,茹苦含辛,更百千万亿生而后成。”
不正之风 晋 葛洪《抱朴子 辩问》:“移不正之风,易流遁之俗。”
首身分离 《战国策·秦策四》:“刳腹折颐,首身分离。”
沟满壕平 李云德《沸腾的群山》:“沟满壕平,平地上的雪有三尺多深,寒气逼人,滴水成冰。”
鸿鹄将至 先秦 孟轲《孟子 告子上》:“使奕秋诲二人奕,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奕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胆寒发竖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好及第恶登科》:“李少卿又曰操空弮,冒白刃,闻者靡不胆寒发竖,永为子孙之戒。”
饮水思源 北周 庾信《征调曲》:“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
路无拾遗 《孔子家语·相鲁》:“孔子初仕为中都宰,中都鲁邑制为养生送死之节,长幼异食、如礼年五十异食也强弱异任、任谓力作之事各从所任不用弱也男女别涂、路无拾遗、器不雕伪,……”
前脚后脚
望而生畏 先秦 孔子《论语 尧曰》:“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