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头搨翼的成语故事


垂头搨翼

拼音chuí tóu dá yì

基本解释亦作“垂头塌翅”。形容受挫后萎靡不振的样子。

出处汉·陈琳《为袁绍檄豫州文》:“方畿之内,简练之臣,皆垂头搨翼,莫所凭持。”


暂未找到成语垂头搨翼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垂头搨翼)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鸥鸟不下 战国 郑 列御寇《列子 黄帝》:“海上之人好沤鸟者,每旦之海上,从沤鸟游,沤鸟之至者百住而不止……明日之海上,沤鸟舞而不下也。”
生龙活虎 宋 朱熹《朱子语类》第95卷:“只见得他如生龙活虎相似,更把捉不得。”
通都大邑 唐 韩愈《守戒》:“今之通都大邑,介于屈强之间,而不知为备。”
见危致命 春秋·鲁·孔丘《论语·子罕》:“士见危致命,见得思义。”
安眉带眼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28回:“你也是安眉带眼的人,直须要我开口说。”
主明臣直 明·张居正《帝鉴图说》上篇:“妾闻主明臣直,今魏征直,由陛下之明也。”
走南闯北 老舍《龙须沟》第二幕:“这年月呀,女人尊贵啦,跟男人一样可以走南闯北的。”
发号施令 《尚书 冏命》:“发号施令,罔有不臧。”
本末倒置 金 无名氏《绥德州新学记》:“而牧之者当奉教化宣之于民……然非知治之番,则亦未尝不本末倒置。”
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 毛泽东《组织起来》:“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这就是说,群众有伟大的创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