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危就安的成语故事


去危就安

拼音qù wēi jiù ān

基本解释离开危险,达到平安。

出处《北齐书·文襄帝纪》:“去危就安,今归正朔;转祸为福,已脱罗网。”


暂未找到成语去危就安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去危就安)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非同小可 元 关汉卿《魔合罗》第三折:“人命事关天关地,非同小可!”
斩钉截铁 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 洪州云居道膺禅师》:“师谓众曰:‘学佛法底人,如斩钉截铁始得。’”
万众一心 清 金安清《洋务宜遵祖训,安内攘外,自有成效说》:“如身之使臂,臂之使指,上下联络,万众一心。”
林下风致 《宣和书谱·妇人薛涛》:“妇人薛涛,成都倡妇也。以诗名利时,虽失身卑下,而有林下风致,故词翰一出,则人争传以为玩。”
靡所底止 《诗经·小雅·祈父》:“胡转予于恤,靡所底止。”
乌合之众 管仲《管子》:“乌合之众,初虽有欢,后必相吐,虽善不亲也。”
用心良苦 清·钱谦益《题怀麓堂诗钞》:“孟阳于恶疾沉痼之后,出西涯之诗疗之,曰:‘此引年之药物,亦攻毒之箴砭,其用心良亦苦矣。’”
遗形藏志 汉·严遵《道德指归论·上德不德》:“遗形藏志,与道相得。”
笃近举远 唐·韩愈《原人》:“故圣人一视而同仁,笃近而举远。”
名重一时 宋·释惟白《续传灯录》卷二十七:“师住径山时,名重一时,如侍郎张公子韶,状元汪公圣锡少卿、冯公济川俱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