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毛麟角的成语故事

拼音fèng máo lín jiǎo
基本解释凤;麟:凤凰、麒麟;是传说中珍禽异兽。凤凰身上的羽毛;麒麟头上的犄角。比喻珍贵、稀少的人或事物。
出处明 何良俊《四友斋丛说 文》:“康对山之文,天下慕向之,如凤毛麟角。”
凤毛麟角的典故
谢超宗是南朝宋人,原籍阳夏,著名文学家谢灵运的孙子。谢超宗聪明好学,文章写得很漂亮,后来的宋孝武帝刘骏很赏识他。
《南史·谢超宗传》载,谢超宗曾任孝武帝第八子新安王刘子鸾的 “常侍”,王府中重要文告函件,都是谢超宗的手笔,颇有盛誉。新安王的母亲殷淑仪逝世时,表彰死者的一篇诔词,就是高超宗写的。孝武帝读后,非常称赞。说道:“超宗殊有凤毛,灵运复出!”感叹说又出了一个谢灵运啊!今以“凤毛麟角”比喻稀少而可贵的人和物。
右卫将军刘道隆在坐,出候超曰:“方侍宴至尊,说君有凤毛。”谢徒跣还内,道隆谓检觅凤毛,待至暗而去。
宋武帝曾经说:“谢超宗很有凤毛。”右卫将军刘道隆当时也在座,出来等到谢超宗,对他说:“刚才宴席上,皇上说你有凤毛。”谢超宗光着脚走进屋里,刘道隆以为是取凤毛去了,直等到天黑了才离开。
谢超宗是刘宋著名的文人,父亲叫谢凤,祖父是赫赫有名的谢灵运。孝武帝非常欣赏谢超宗的文才,赞扬他“有凤毛”,拿他和他的祖父谢灵运相比。旁边有个叫刘道隆的将军,听到这话后不知道皇帝称赞谢超宗“有凤毛”,是表扬他的学识才华,还以为谢超宗真的有“凤毛”这种稀罕宝贝。
这一天,刘道隆专程登门拜访, 口口声声要看谢超宗的“凤毛”。他不知道谢超宗的父亲名“凤”,这样一口一声要看“凤毛”,触犯了谢超宗的家讳,导致谢超宗慌慌张张,来不及穿鞋就躲到室内。不学无术的刘道隆不明所以,还傻傻地等在那里,以为谢超宗进去找“凤毛”了,结果等到天黑了也不见谢超宗出来,只好悻悻地走了。
这个故事被传为千古笑谈。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凤毛麟角)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惨不忍睹 | 清 黄小配《洪秀全演义》:“尸首堆积,惨不忍睹。” |
响答影随 | 宋·张君房《云笈七签》第117卷:“由是论之,罪福报应,犹响答影随,不差毫末。” |
太岁头上动土 | 元 无名氏《打董达》第二折:“我儿也,你寻死也,正是太岁头上动土哩!” |
死要面子 | 张洁《沉重的翅膀》:“你知道爸爸死要面子,绝不会把这些事往外讲。” |
零光片羽 | 黄远庸《记者眼光中之孙中山》:“其所对北京内外记者所言,皆不过此三种政策之零光片羽,盖孙先生之乐观主义如此。” |
山雨欲来风满楼 | 唐 许浑《咸阳城东楼》诗:“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
二八佳人 | 宋·苏轼《李铃辖座上分题戴花》诗:“二八佳人细马驮,十千美酒渭城歌。” |
胸有成竹 | 宋 苏轼《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 |
赶尽杀绝 | 明 许仲琳《封神演义》:“黄天禄上马,提枪出营,见余化曰:‘匹夫赶尽杀绝,但不知你可有造化受其功禄!’” |
如法炮制 | 宋 释晓莹《罗湖野录》第四卷:“若克依此书,明药之体性,又须解如法炮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