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收并采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亦作“兼收并采”。广泛收罗采用。
出处宋·曾巩《谢章学士书》:“兼收并采,不遗偏材一曲之人者,此所以无弃材也。”
例子清·王士禛《分甘余话》上卷:“凡此诸书,皆当兼收并采,不可以其不列学官而偏废之。”
基础信息
拼音jiān shōu bìng cǎi
注音ㄐ一ㄢ ㄕㄡ ㄅ一ㄥˋ ㄘㄞˇ
繁体兼収並採
感情兼收并采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学术等。
近义词兼收并蓄、兼收博采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期颐之寿(意思解释)
- 二百五(意思解释)
- 老马识途(意思解释)
- 物尽其用(意思解释)
- 香销玉沉(意思解释)
- 同室操戈(意思解释)
- 功成名就(意思解释)
- 心直口快(意思解释)
- 今来古往(意思解释)
- 目不忍见(意思解释)
- 纷乱如麻(意思解释)
- 尘外孤标(意思解释)
- 令人满意(意思解释)
- 读书种子(意思解释)
- 依样画葫芦(意思解释)
- 斗南一人(意思解释)
- 心服口服(意思解释)
- 母夜叉(意思解释)
- 一棍子打死(意思解释)
- 阿娇金屋(意思解释)
- 一网打尽(意思解释)
- 说来话长(意思解释)
- 异军突起(意思解释)
- 以身作则(意思解释)
- 久而久之(意思解释)
- 人非草木(意思解释)
- 衣裳盟会(意思解释)
- 来鸿去燕(意思解释)
※ 兼收并采的意思解释、兼收并采是什么意思由查查字学习工具网提供。
与《兼收并采》相关的谜语
与《兼收并采》相关的造句
与《兼收并采》相关故事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强中自有强中手 | 比喻技艺无止境,不能自满自大。同“强中更有强中手”。 |
帮倒忙 | 指主观上想帮忙,实际上却起了反作用。 |
横眉冷对千夫指 | 比喻以愤恨和轻蔑的态度对待敌人的攻击。 |
绰有余裕 | 形容态度从容,不慌不忙的样子。后也指能力、财力足够而有剩余。 |
遁世离俗 | 谓隐居而屏绝世俗往来。 |
宁为鸡口,毋为牛后 | 比喻宁居小者之首,不为大者之后。同“宁为鸡口,无为牛后”。 |
栋梁之材 | 可以做屋栋房梁的材料。比喻能够担当重任的人。 |
胆如斗大 | 胆:胆量;斗:旧时的一种量器,容量为十升。胆子像斗一样大。形容胆量极大。 |
劳民伤财 | 劳民:使人民劳累;伤:耗费。既让人民劳累受苦;又耗费了资财。指滥用人力物力;造成浪费。 |
鬼瞰其室 | 谓鬼神窥望显达富贵人家,将祸害其满盈之志。 |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 | 指幸运事不会连续到来,祸事却会接踵而至。 |
可想而知 | 想:推想。可以通过推想而了解真相。 |
目不忍见 | 形容景象极其悲惨。同“目不忍视”。 |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 比喻平凡的人哪里知道英雄人物的志向。 |
见危致命 | 见“见危授命”。 |
酒能乱性 | 喝多酒能够使人不能自控,就会淫乱。 |
连珠炮 | 连续的火炮。比喻说话很快。 |
公才公望 | 才:才识;望:名望。才识名望可称公辅的地位。 |
不治之症 | 治不好的病、绝症。也比喻无法挽救的祸患或无法改正的弊端、错误。 |
狭路相逢 | 在很窄的路上相遇;没有地方可让。后多用来指仇人相见;彼此都不肯轻易放过。 |
海水不可斗量 | 斗:量器。指海水的多少不可能以斗所能计量的。常与“人不可貌相”连用;比喻不能凭人的相貌或现状来测量他的品格、才能或未来。 |
融会贯通 | 融会:融合领会;贯通:透彻理解。指把各方面的知识和道理融合贯穿在一起;从而取得对事理全面透彻的理解。 |
秽德垢行 | 指自污浊其德行以避祸患。 |
将伯之呼 | 指求人帮助。 |
结缨伏剑 | 结缨:系上帽带;伏剑:拔剑自刎。比喻为维护正义而献身。 |
风虎云龙 | 虎啸生风,龙起生云。指同类事物相互感应。旧时也比喻圣主得贤臣,贤臣遇明君。 |
恐后争先 | 指害怕落后,追求上进。 |
断织劝学 | 原指东汉时乐羊子妻借切断织机上的线,来讽喻丈夫不可中途废学。后比喻劝勉学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