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鬲之困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胶鬲,商周时人,纣时因遭世乱,曾隐遁为商。《孟子·告子下》:“胶鬲举于鱼盐之中。”后因以“胶鬲之困”指士人不在位而处于困难之境。
出处《孟子·告子下》:“胶鬲举于鱼盐之中。”
例子元和丙申岁秋八月,余以胶鬲之困,寓居精舍。唐·元杰《浈阳果寺开东岭洞谷铭序》
基础信息
拼音jiāo gé zhī kùn
注音ㄐ一ㄠ ㄍㄜˊ ㄓ ㄎㄨㄣˋ
繁体膠鬲之困
感情胶鬲之困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用于人处在困境时。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迟疑不决(意思解释)
- 胸无大志(意思解释)
- 痛定思痛(意思解释)
- 章甫荐履(意思解释)
- 乐道好古(意思解释)
- 杨柳依依(意思解释)
- 销声匿迹(意思解释)
- 安安静静(意思解释)
- 视微知着(意思解释)
- 三人行,必有我师(意思解释)
- 云天雾地(意思解释)
- 悬崖勒马(意思解释)
- 大失所望(意思解释)
- 不到黄河心不死(意思解释)
- 尘外孤标(意思解释)
- 黑不溜秋(意思解释)
- 斗水活鳞(意思解释)
- 凹凸不平(意思解释)
- 树欲静而风不止(意思解释)
- 共为唇齿(意思解释)
- 忙不择价(意思解释)
- 运筹帷幄(意思解释)
- 金口木舌(意思解释)
- 背乡离井(意思解释)
- 千真万确(意思解释)
- 福善祸淫(意思解释)
- 止戈兴仁(意思解释)
- 无所用心(意思解释)
※ 胶鬲之困的意思解释、胶鬲之困是什么意思由查查字学习工具网提供。
与《胶鬲之困》相关的谜语
与《胶鬲之困》相关的造句
与《胶鬲之困》相关故事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骨肉分离 | 骨肉:指父母兄弟等亲人。比喻亲人分散,不能团聚。 |
倒栽葱 | 指栽跟斗时头先着地,即栽得很重。比喻一次惨重的失败。 |
坐薪悬胆 | 坐卧在柴草上,悬胆尝其味。比喻刻苦自励,奋发图强。 |
回心转意 | 回、转:掉转、扭转;心、意:心思。重新考虑;改变原来的想法和态度。 |
笃近举远 | 笃:忠实,厚道;举:举荐,选拔。对关系近的厚道,对关系远的举荐,指同等待人。 |
天昏地暗 | 天色昏黄不清;大地黑暗不明。多指云雾遮蔽日月或风沙漫天的景象。昏:昏暗。 |
杀鸡取卵 | 杀了鸡取出鸡蛋。比喻贪图眼前的一点好处;而损害长远的利益。 |
一文不名 | 一文钱都没有(名:占有)。形容非常贫困。 |
知其不可而为之 | 明知做不到却偏要去做。表示意志坚决。有时也表示倔强固执。 |
惹事生非 | 招惹是非,引起争端。 |
过而能改 | 有了错误就能改正。 |
惊鸿艳影 | 惊鸿:轻捷飞起的鸿雁。形容女子轻盈艳丽的身影。多就远望而言。 |
春冰虎尾 | 踩着老虎尾巴,走在春天将解冻的冰上。比喻处境非常危险。 |
风和日丽 | 和:柔合;温和。轻风柔和;阳光灿烂。形容天气晴和。 |
钿合金钗 | 钿盒和金钗,相传为唐玄宗与杨贵妃定情之信物。泛指情人之间的信物。 |
三十三天 | 佛教称欲界第六天为三十三天,即忉利天。后形容最高的地方。 |
定国安邦 | 邦:国家。治理和保卫国家,使国家安定稳固。 |
兵微将寡 | 微、寡:少。兵少将也不多。形容力量薄弱。 |
牛刀小试 | 牛刀:宰牛的刀。用宰牛刀在小生物身上做试验。比喻有大本领而先在小事上略微施展一下。 |
举世无敌 | 全世界没有能胜过的。 |
面有难色 | 脸上露出为难的神色。 |
勤学苦练 | 认真学习,刻苦训练。 |
汗马功劳 | 汗马:战马奔驰出汗。指将士立下战功。后指对事业的辛勤贡献。 |
雷大雨小 | 比喻说得多,做得少,声势很大,实效很小。 |
不可告人 | 不能告诉别人。多指见不得人的不光明、不正当的用心或行径。 |
霜露之悲 | 对父母先祖的悲思。 |
一览无余 | 览:看。余:剩余。看一眼就全部看在眼里。 |
骄傲自满 | 自高自大;满足于自己已有的成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