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民动众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动用众多民力去做某件事。
出处《旧五代史·晋书·高祖纪》:“纪年之挽粟飞刍,继日而劳民动众,常烦漕运,不给供须。”
例子明·李贽《复麻城人书》:“能使西夏叛卒不敢逞,能使叛卒一起即扑灭,不至劳民动众。”
基础信息
拼音láo mín dòng zhòng
注音ㄌㄠˊ ㄇ一ㄣˊ ㄉㄨㄥˋ ㄓㄨㄥˋ
繁体勞民動衆
感情劳民动众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处事。
近义词兴师动众、劳师动众
反义词亲历亲为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加官进爵(意思解释)
- 青天霹雳(意思解释)
- 及时应令(意思解释)
- 锲而不舍(意思解释)
- 蠢蠢欲动(意思解释)
- 压岁钱(意思解释)
- 大包大揽(意思解释)
- 陈言务去(意思解释)
- 口快心直(意思解释)
- 仇人相见,分外眼红(意思解释)
- 惊心动魄(意思解释)
- 神出鬼入(意思解释)
- 空口无凭(意思解释)
- 巧上加巧(意思解释)
- 挖空心思(意思解释)
- 火烛银花(意思解释)
- 衣锦还乡(意思解释)
- 酒后茶余(意思解释)
- 文山会海(意思解释)
- 生拉硬扯(意思解释)
- 羊质虎皮(意思解释)
- 学而优则仕(意思解释)
- 白云苍狗(意思解释)
- 快人快语(意思解释)
- 认贼作父(意思解释)
- 昏聩无能(意思解释)
- 形形色色(意思解释)
- 跃跃欲试(意思解释)
※ 劳民动众的意思解释、劳民动众是什么意思由查查字学习工具网提供。
与《劳民动众》相关的谜语
与《劳民动众》相关的造句
与《劳民动众》相关故事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混世魔王 | 比喻扰乱人世的凶人或骄纵恣肆的人。 |
训练有素 | 平时一直有训练。素:平时。 |
万众一心 | 千万人一条心。形容齐心协力团结一致。 |
秋水伊人 | 指思念中的那个人。 |
罗掘一空 | 罗:用网捕鸟;掘:指挖掘老鼠洞找粮食。用尽一切办法,搜括财物殚尽。 |
化鸱为凤 | 比喻能以德化民,变恶为善。鸱,猫头鹰,古人以为凶鸟。语本《后汉书·循吏传·仇览》:“时考城令河内王涣,政尚严猛,闻览以德化人,署为主簿。谓览曰:‘主簿闻陈元之过,不罪而化之,得少鹰鹯之志邪?’览曰:‘以为鹰鹯不若鸾凤。’” |
路无拾遗 | 见“路不拾遗”。 |
表里如一 | 表:外表;里:内心。外表和内心一个样。外表与内部一致。形容人的言论、行动和思想完全一致。 |
祸国误民 | 祸:祸害;误:误导,耽误。指危害国家,误导人民。 |
狭路相逢 | 在很窄的路上相遇;没有地方可让。后多用来指仇人相见;彼此都不肯轻易放过。 |
拔茅连茹 | 茅:白茅,一种多年生的草;茹:植物根部互相牵连的样子。比喻互相推荐,用一个人就连带引进许多人。 |
黄耳传书 | 黄耳:犬名;书:书信。黄犬为主人往返传书。后比喻传递家信。 |
结缨伏剑 | 结缨:系上帽带;伏剑:拔剑自刎。比喻为维护正义而献身。 |
事与愿违 | 事实与愿望相反。指原来打算做的事没能做到。 |
舞刀跃马 | 挥舞刀枪,纵跃战马。比喻奋勇作战。 |
分门别类 | 门:类;别:区别。根据事物的特征分类。 |
狼吞虎咽 | 像狼虎一样吞咽东西。形容吃东西又猛又急的样子。 |
胡支扯叶 | 见“胡枝扯叶”。 |
充耳不闻 | 充:塞住;闻:听。塞住耳朵不听。形容不听别人的意见或劝告。 |
超然绝俗 | 高超得完全不同凡俗。谓远过于寻常之辈。汉·班固《为第五伦荐谢夷吾疏》:“方之古贤,实有伦序,采之于今,超然绝俗,诚社稷之蓍龟,大汉之栋甍。”宋·陆游《与姜特立书》:“《茧庵记》及《初营》、《落成》二诗,大老手笔,超然绝俗。” |
匪夷所思 | 匪;即“非”;不是;夷:通“彝”;法度、常规;引申为寻常的;一般的。不是根据常理所想象出来的。形容人的思想、言谈、技艺、事情等离奇;超出寻常。 |
一刹那 | 刹那:梵文ksana的音译。指十分短促的时间。 |
万变不离其宗 | 宗:宗旨、目的。尽管形式上变化多端,其本质或目的不变。 |
洗耳恭听 | 洗耳:擦洗耳朵;比喻很重视听对方说话;恭:恭敬地。洗干净耳朵恭恭敬敬听别人讲话。请人讲话时的客气话。指专心地听。 |
伸手不见五指 | 形容光线非常暗,看不见四周围的事物。 |
止戈兴仁 | 止:停止。仁:仁政。停止战争,施行仁政。 |
大势所趋 | 大势:总体局势;趋:向、往。整个局势发展的趋向。 |
倒载干戈 | 倒:把锋刃向里倒插着;载:陈设,放置;干戈:古代的两种兵器,泛指武器。把武器倒着放起来,比喻没有战争,天下太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