窃钩盗国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偷钩的要处死,篡夺政权的人成为诸侯。讽刺小盗被杀、大盗窃国的反常现象。
出处廖仲恺《有感》:“窃钩盗国将谁咎?扃鐍缄滕只自欺。”
基础信息
拼音qiè gōu dào guó
注音ㄑ一ㄝˋ ㄍㄡ ㄉㄠˋ ㄍㄨㄛˊ
繁体竊鈎盗國
感情窃钩盗国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近义词窃钩者诛,窃国者侯
英语One man gets a scaffold for one murder, another a throne for many.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分道扬镳(意思解释)
- 焦头烂额(意思解释)
- 横眉冷对千夫指(意思解释)
- 快马加鞭(意思解释)
- 翻箱倒柜(意思解释)
- 富贵不淫,威武不屈(意思解释)
- 余波未平(意思解释)
- 犀牛望月(意思解释)
- 天涯海角(意思解释)
- 晓以大义(意思解释)
- 争先恐后(意思解释)
- 口快心直(意思解释)
- 蝶粉蜂黄(意思解释)
- 饮水思源(意思解释)
- 汗牛充栋(意思解释)
- 多情善感(意思解释)
- 俭以养德(意思解释)
- 光前启后(意思解释)
- 缠绵悱恻(意思解释)
- 妻儿老少(意思解释)
- 不治之症(意思解释)
- 棋逢敌手,将遇良才(意思解释)
- 三三两两(意思解释)
- 珠玉之论(意思解释)
- 面有难色(意思解释)
- 升官发财(意思解释)
- 平地一声雷(意思解释)
- 空腹高心(意思解释)
※ 窃钩盗国的意思解释、窃钩盗国是什么意思由查查字学习工具网提供。
与《窃钩盗国》相关的谜语
与《窃钩盗国》相关的造句
与《窃钩盗国》相关故事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奉命惟谨 | 形容严格遵照命令行事,不敢稍有违背。 |
条条大路通罗马 | 比喻采用许多不同的方法办事,都可以收到同样的效果。 |
千金之裘,非一狐之腋 | 价值千金的皮衣,决非一只狐狸的腋皮所能做成。比喻积小才能成大,集合大家的力量才能做成事情。 |
人才济济 | 人才:指德才兼备的人或有某种特长的人。济济:众多的样子。形容有才能的人很多。济济:众多样子。 |
背腹受敌 | 指前后都受到敌人的攻击。 |
青山绿水 | 泛称美好山河。 |
门当户对 | 门、户:代指整个家庭的社会地位、经济状况和家庭成员的文化程度等;当:相称;对:合适;对等。旧指男女双方家族的社会政治地位和经济状况不相上下;适宜通婚结亲。现泛指人与人的身份相等;物与物的对称适合等。 |
众喣山动 | 众人吹气,可以移山。比喻人多力量大。同“众喣漂山”。 |
喟然长叹 | 喟然:叹气的样子。因感慨而深深地叹气。 |
主忧臣劳 | 忧:忧患。君主有了忧患,臣下就要为他效力。 |
今来古往 | 犹古往今来。 |
倒悬之危 | 倒悬:象人被倒挂着一样。比喻处境极端困难。 |
促膝谈心 | 促:挨近;促膝:膝盖挨近膝盖。形容面对面靠近坐着;亲密地交谈心里话。 |
取而代之 | 夺取别人的地位、权利而代替他。 |
直捣黄龙 | 直接捣毁敌人的巢穴。捣:捣毁;黄龙:黄龙府;金人腹地。现泛指敌人腹地。 |
偃旗息鼓 | 偃:放倒;息:停止。原指秘密行军;不暴露目标。后用以指休战或不声不响停止行动。 |
衣锦还乡 | 衣:穿;锦:有彩色花纹的丝织品。穿着华丽的衣服回到故乡;表示向亲邻炫耀自己的富贵。 |
形影相吊 | 只有自己的身子和影子在一起;相互慰问。形容非常孤单;没有伴侣。吊:慰问。 |
三三两两 | 三个两个地在一起。形容人数不多。 |
不置可否 | 置:搁;放;可:行;否:不行。不说对;也不说不对。指不明确表态。也作“不加可否。” |
新官上任三把火 | 指官员上任之初采取新的措施或政策。 |
扭直作曲 | 比喻是非颠倒。 |
叫苦连天 | 一声接一声地诉苦。 |
身败名裂 | 地位丧失;名声败坏。现在也形容干了坏事;遭到彻底失败。 |
不可告人 | 不能告诉别人。多指见不得人的不光明、不正当的用心或行径。 |
壮心不已 | 指有抱负的人到了晚年;雄心壮志仍不衰减。壮心:宏大的志向;已:停止。 |
望尘靡及 | 见“望尘莫及”。 |
是非曲直 | 曲:无理;直:有理。指对事物的评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