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指于鼎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鼎:古代用青铜制成的炊具,多为圆形,三足两耳。把手指伸到鼎里蘸点汤。比喻沾取非分的利益。
出处《左传 宣公四年》:“及食大夫鼋,召子公而弗与也。子公怒,染指于鼎,尝之而出。”
基础信息
拼音rǎn zhǐ yú dǐng
注音ㄖㄢˇ ㄓˇ ㄩˊ ㄉ一ㄥˇ
繁体染指於鼎
感情染指于鼎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英语take a share of something one is not entitled to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倒栽葱(意思解释)
- 浪迹江湖(意思解释)
- 体恤入微(意思解释)
- 一视同仁(意思解释)
- 满腹经纶(意思解释)
- 缘悭分浅(意思解释)
-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意思解释)
- 玩世不恭(意思解释)
- 必由之路(意思解释)
- 角巾素服(意思解释)
- 民不畏死(意思解释)
- 气象万千(意思解释)
- 满招损,谦受益(意思解释)
- 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意思解释)
- 指手划脚(意思解释)
- 大腹便便(意思解释)
- 平生不作亏心事,夜半敲门不吃惊(意思解释)
- 皮笑肉不笑(意思解释)
- 风情月意(意思解释)
- 恐后争先(意思解释)
- 一窍不通(意思解释)
- 短寿促命(意思解释)
- 牵肠挂肚(意思解释)
- 笑貌声音(意思解释)
- 打退堂鼓(意思解释)
- 一尺水翻腾做百丈波(意思解释)
- 过甚其词(意思解释)
- 改恶向善(意思解释)
※ 染指于鼎的意思解释、染指于鼎是什么意思由查查字学习工具网提供。
与《染指于鼎》相关的谜语
与《染指于鼎》相关的造句
与《染指于鼎》相关故事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一手遮天 | 一只手把天遮住。形容依仗权势;玩弄手段;蒙蔽群众。 |
狼号鬼哭 | 形容哭声凄惨。 |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 困:贫乏。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缺点;教学以后,才知道自己的知识贫乏。 |
所作所为 | 指做的一切事情或全部行为。多指一些不好的行为。 |
明知故问 | 明明白白地知道某种情况;却还要故意问别人。 |
鬼瞰其室 | 谓鬼神窥望显达富贵人家,将祸害其满盈之志。 |
到此为止 | 以这里为界限。 |
万里长城 | 指我国长城。也比喻国家所依赖的大将。现也比喻人民的军队。 |
雄心壮志 | 伟大的理想;宏伟的志愿。 |
飞檐走壁 | 旧小说中形容有武艺的人身体轻捷,能够跳上房檐,越过墙壁。 |
衣锦还乡 | 衣:穿;锦:有彩色花纹的丝织品。穿着华丽的衣服回到故乡;表示向亲邻炫耀自己的富贵。 |
气象万千 | 气象:景象;万千:泛指极多。形容景象或事物壮丽而多变化。 |
团团转 | 回环旋转,形容不知道怎么办好。 |
冲锋陷阵 | 陷阵:攻破;深入敌阵。冲向敌人的防线;攻破敌人的阵地。形容作战英勇。 |
兴高采烈 | 兴致高;精神饱满。采:精神;烈:强烈;旺盛。 |
通今达古 | 同“通今博古”。 |
袅袅婷婷 | 袅袅:柔美貌;婷婷:美好貌。形容女子姿态柔美。 |
爱毛反裘 | 古时穿皮毛衣服,毛的一面向外。比喻不重视根本,轻重倒置。 |
无影无踪 | 踪:踪迹。形容完全消失;不知去向。 |
偶语弃市 | 偶语:相对私语;弃市:在闹市执行死刑。指在暴政下,二人相对私语也会遭到杀身之祸。 |
出师不利 | 师:军队。利:顺利。出战不顺利。形容事情刚开始,就遭受败绩。 |
慌不择路 | 势急心慌,顾不上选择道路。 |
色厉内荏 | 色:神色;历:历害;内:内心。荏:软弱;怯懦。形容外表严厉强硬;内心怯懦软弱。 |
拼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 | 剐:古代酷刑,割肉。比喻再难的事,拼着一死也敢干下去。 |
妖魔鬼怪 | 迷信的传说中危害人类的妖精和魔鬼。比喻形形色色害人的东西或人。 |
跃跃欲试 | 跃跃:急于要动的样子。心情急切地想试一试。形容对某事情非常有兴致;急切想试试。 |
致知格物 | 致知:获得知识;格物:推究事理。获得知识,推究事物的原理。 |
一目十行 | 看书时同时可以看十行。形容看书非常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