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身报国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不惜牺牲生命来报答国家。亦作“杀身救国”。
出处唐·杨炯《中书令汾阴公薛振行状》:“臣又多幸天皇任之以股肱,誓期杀身报国,致一人于尧舜。”
例子元·曾瑞《哨遍·羊诉冤》:“舍命于家,就死成仁,杀身报国。”
基础信息
拼音shā shēn bào guó
注音ㄕㄚ ㄕㄣ ㄅㄠˋ ㄍㄨㄛˊ
繁体殺身報國
感情杀身报国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为人。
近义词杀身救国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小人得志(意思解释)
- 改过迁善(意思解释)
- 出师无名(意思解释)
-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意思解释)
- 易子而教(意思解释)
- 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意思解释)
- 举重若轻(意思解释)
- 玩世不恭(意思解释)
- 三人行,必有我师(意思解释)
- 推三阻四(意思解释)
- 土木形骸(意思解释)
- 反治其身(意思解释)
- 触目皆是(意思解释)
- 万马奔腾(意思解释)
- 拔茅连茹(意思解释)
- 令人满意(意思解释)
- 生公说法(意思解释)
- 各行各业(意思解释)
- 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意思解释)
- 白首之心(意思解释)
- 唇枪舌剑(意思解释)
- 似是而非(意思解释)
- 勤学苦练(意思解释)
- 安身立命(意思解释)
- 人面狗心(意思解释)
- 地丑德齐(意思解释)
- 刚愎自用(意思解释)
- 洗耳恭听(意思解释)
※ 杀身报国的意思解释、杀身报国是什么意思由查查字学习工具网提供。
与《杀身报国》相关的谜语
与《杀身报国》相关故事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春风化雨 | 化雨:适时的雨。像用和暖的春风吹拂人;似及时的雨水滋润大地一样。比喻良好教育的普遍深入。也用来称颂师长的教诲。 |
锲而不舍 | 锲:雕刻;舍:停止。不停地雕刻。比喻做事或学习有恒心。 |
先声夺人 | 声:声势;夺人:指动摇人心。先张扬自己的声势以压倒对方。也比喻做事抢先一步。 |
穷乡僻壤 | 指荒远偏僻的地方。 |
河鱼腹疾 | 指腹泻。 |
夜深人静 | 深夜没有人声;非常寂静。 |
秣马厉兵 | 磨好兵器,喂好马。形容准备战斗。 |
主忧臣劳 | 忧:忧患。君主有了忧患,臣下就要为他效力。 |
半路出家 | 半路:路途走到一半;指成年以后;出家:离家去当和尚、尼姑。不是从小而是年岁大点才去当和尚、尼姑或道士的。泛指半路上才学着干某一行不是本行出身。 |
暴取豪夺 | 豪:强横。用暴力劫夺。 |
一场空 | 努力和希望完全落空。 |
望而生畏 | 看着就害怕。生畏:害怕。 |
敷衍了事 | 敷衍:将就应付;不认真。了:了结。将就应付地把事办了。指做事不认真;缺乏责任心。 |
风和日丽 | 和:柔合;温和。轻风柔和;阳光灿烂。形容天气晴和。 |
饥不择食 | 饿急了就顾不上选择食物。比喻急需时顾不得选择。 |
切树倒根 | 比喻彻底。 |
时运亨通 | 指时运好,诸事顺利。 |
坐以待毙 | 待:等待;毙:死。坐着等死。指无力抗争或不想抗争。 |
圆凿方枘 | 凿:榫眼;枘:榫头。方榫头插不进圆榫眼。比喻不相投合;格格不入。 |
穷愁潦倒 | 穷愁:穷困愁伤。潦倒:颓丧,失意。形容贫寒困窘,愁苦失意的样子。亦作“羁愁潦倒”、“潦倒穷愁”。 |
拼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 | 剐:古代酷刑,割肉。比喻再难的事,拼着一死也敢干下去。 |
荡然无余 | 荡:洗涤;荡然:干净的样子。全都毁坏,消失尽净。形容原有的东西完全失去或毁坏。 |
饿殍满道 | 殍:饿死的人。满路都是因饥饿而死的人的尸体。形容饥荒灾祸严重,人民大量死于饥寒的惨状。 |
流风馀俗 | 遗留的风气、习俗。 |
末大必折 | 谓树木枝端粗大,必折其干。喻下属权重,危及上级。 |
拆东墙补西墙 | 拆倒东边的墙,以修补西边的墙。比喻临时勉强应付。亦比喻临时救急,不是根本办法。 |
母夜叉 | 比喻凶悍的妇女。 |
拳头产品 | 比喻企业特有的、别人难以胜过的看家产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