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经扫地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五经:借指文人。把文人的脸都丢尽了。旧时也指圣人之道泯灭。
出处《新唐书·祝钦明传》:“帝与群臣宴,钦明自言能《八风舞》,帝许之。钦明体肥丑,据地摇头睆目,左右顾眄,帝大笑。吏部侍郎卢藏用叹曰:‘是举《五经》扫地矣。’”
例子明·程登吉《幼学琼林》第三卷:“五经扫地,祝钦明自亵斯文;一木撑天,晋王敦未可擅动。”
基础信息
拼音wǔ jīng sǎo dì
注音ㄨˇ ㄐ一ㄥ ㄙㄠˇ ㄉ一ˋ
繁体五經掃地
感情五经扫地是贬义词。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近义词斯文扫地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旁敲侧击(意思解释)
- 疾如旋踵(意思解释)
- 斩草除根(意思解释)
- 金光闪闪(意思解释)
- 兵无常势(意思解释)
- 野没遗贤(意思解释)
- 唯物主义(意思解释)
- 之死靡二(意思解释)
- 安眉带眼(意思解释)
- 花言巧语(意思解释)
- 酒能乱性(意思解释)
- 骨肉之亲(意思解释)
- 文山会海(意思解释)
- 文治武功(意思解释)
- 家无儋石(意思解释)
- 学而优则仕(意思解释)
- 欺人自欺(意思解释)
- 韩信将兵,多多益善(意思解释)
- 汗马功劳(意思解释)
- 南征北战,东荡西杀(意思解释)
- 袅袅婷婷(意思解释)
- 气味相投(意思解释)
- 不在话下(意思解释)
- 坐以待毙(意思解释)
- 举目无亲(意思解释)
- 无计可施(意思解释)
- 东道主(意思解释)
- 争分夺秒(意思解释)
※ 五经扫地的意思解释、五经扫地是什么意思由查查字学习工具网提供。
与《五经扫地》相关的谜语
与《五经扫地》相关的造句
与《五经扫地》相关故事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泥牛入海 | 泥塑的牛进入大海中就会化掉。比喻一去不返;杳无音信。 |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 年轻力壮的时候不奋发图强,到了老年,悲伤也没用了。 |
大惑不解 | 惑:疑惑迷乱;解:理解。①原指最糊涂的人迷惑一辈子。后指对某事或情况怀疑;想不通;不可理解。 |
玩世不恭 | 旧指因对现实不满而采取的一种不严肃不认真的生活态度。玩世:用消极、游戏的态度对待生活;不恭:不严肃。 |
止沸益薪 | 谓本欲止水沸腾,却反而在锅下加柴。喻所做与本来愿望相反。 |
源源不断 | 源源:水流不断的样子。形容连续不断。 |
雄心壮志 | 伟大的理想;宏伟的志愿。 |
昂藏七尺 | 指轩昂伟岸的男子汉。 |
常年累月 | 长年累月,形容经过的时间很长。 |
拔苗助长 | 比喻违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 |
阳春白雪 | 阳春;白雪:是战国时代楚国的艺术性较高难度较大的歌曲;后来泛指高深的;不通俗的文学艺术。 |
扭直作曲 | 比喻是非颠倒。 |
羊质虎皮 | 质:本性。羊虽然披上虎皮,还是见到草就喜欢,碰到豺狼就怕得发抖,它的本性没有变。比喻外表装作强大而实际上很胆小。 |
各行其是 | 行:做;是:对的;其是:他自己认为是对的。各人按照自己认为对的去做。形容思想、行动不一致。 |
立地书橱 | 比喻人读书多,学识文博。 |
散带衡门 | 指退官闲居或过隐居生活。 |
凡夫俗子 | 泛指平庸的人。 |
超然物外 | 超然:脱离;不介入;物:客观世界。超脱于世俗生活之外;意指对现实的一切都不感兴趣。也比喻置身事外。 |
屡试不爽 | 屡次试验都不错。 |
认贼作父 | 把坏人当作父亲;常指卖身投靠坏人或敌人。 |
狂风暴雨 | 大风大雨。比喻声势猛烈或处境险恶。 |
骄傲自满 | 自高自大;满足于自己已有的成绩。 |
不问青红皂白 | 比喻不分是非,不问情由。 |
忘乎所以 | 形容由于激动而忘了应有的态度;作出不适宜的举动。乎:古汉语虚词;无词汇意义;所以:指原来应有的态度或行为。 |
反戈一击 | 反:反转;调转;戈:古代的一种兵器;尖头横刃;长柄;像矛。调转矛头;向自己原来的营垒进攻。比喻掉转方向;对自己阵营的坏人坏事进行斗争。 |
天下为一 | 一:统一。指国家统一 |
意惹情牵 | 惹:引起。牵:牵挂。引起情感上的缠绵牵挂。 |
乱作一团 | 混杂在一起,形容极为混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