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惕若厉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若:如;厉:危。朝夕戒惧,如临危境,不敢稍懈。
出处《易 干》:“君子终日干干,夕惕若厉,无咎。”
例子常恐殒越,辜负国恩;寤寐永叹,夕惕若厉。《三国演义》第七三回
基础信息
拼音xī tì ruò lì
注音ㄒ一 ㄊ一ˋ ㄖㄨㄛˋ ㄌ一ˋ
繁体夕惕若厲
感情夕惕若厉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书面语。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身无分文(意思解释)
- 暮史朝经(意思解释)
- 劳民伤财(意思解释)
- 头面人物(意思解释)
- 慌里慌张(意思解释)
- 成竹在胸(意思解释)
- 通都大邑(意思解释)
- 困而不学(意思解释)
- 大张旗鼓(意思解释)
- 绊脚石(意思解释)
- 狭路相逢(意思解释)
- 漫不经心(意思解释)
- 兴高采烈(意思解释)
- 道山学海(意思解释)
- 龙争虎斗(意思解释)
- 奇货可居(意思解释)
- 牛郎织女(意思解释)
- 目无全牛(意思解释)
- 鲜血淋漓(意思解释)
- 无稽之谈(意思解释)
- 知往鉴今(意思解释)
- 打退堂鼓(意思解释)
- 心小志大(意思解释)
- 望尘靡及(意思解释)
- 大势所趋(意思解释)
- 材优干济(意思解释)
- 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意思解释)
- 朝升暮合(意思解释)
※ 夕惕若厉的意思解释、夕惕若厉是什么意思由查查字学习工具网提供。
与《夕惕若厉》相关的谜语
与《夕惕若厉》相关故事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狼号鬼哭 | 形容哭声凄惨。 |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 困:贫乏。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缺点;教学以后,才知道自己的知识贫乏。 |
穷乡僻壤 | 指荒远偏僻的地方。 |
来踪去迹 | 踪、迹:脚印。来去的踪迹;指人、物的来历或事物的前因后果。 |
孜孜以求 | 不知疲倦地探求(孜孜:勤勉的样子)。 |
擦肩而过 | 擦:挨。挨着肩而溜走。指没有抓住机会。 |
学而不厌 | 学习总感到不满足。形容好学。厌:满足。 |
万马奔腾 | 像无数匹马奔跑跳跃。形容群众性的活动声势浩大或场面热烈。奔腾:跳跃着奔跑。 |
直捣黄龙 | 直接捣毁敌人的巢穴。捣:捣毁;黄龙:黄龙府;金人腹地。现泛指敌人腹地。 |
前脚后脚 | 比喻紧跟着。 |
大张旗鼓 | 大规模地摇旗擂鼓(张:展开;铺排;旗鼓:古代作战时传达军令的用具)。原形容作成的规模和声势大;现泛指做事规模和声势很大。 |
令人满意 | 指让人意愿得到满足。 |
钿合金钗 | 钿盒和金钗,相传为唐玄宗与杨贵妃定情之信物。泛指情人之间的信物。 |
兴高采烈 | 兴致高;精神饱满。采:精神;烈:强烈;旺盛。 |
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 比喻做事情敷衍消极,混一天算一天,没有积极主动的精神。 |
通俗易懂 | 广大人民群众都能懂得。 |
爱则加诸膝,恶则坠诸渊 | 加诸膝:放在膝盖上;坠诸渊:推进深渊。指不讲原则,感情用事,对别人的爱憎态度,全凭自己的好恶来决定。 |
古往今来 | 从古代到现在。泛指很长一段时间。 |
一窍不通 | 窍:洞;这里指心窍。一窍都不是贯通的。比喻什么都不懂;闭塞、愚钝。 |
家破人亡 | 家园被毁;亲人死亡。形容家庭惨遭不幸。 |
依样画葫芦 | 比喻单纯地照样子模仿;也作“依样葫芦”;“比着葫芦画瓢”、“照葫芦画瓢”。 |
凡夫俗子 | 泛指平庸的人。 |
绵里藏针 | 绵絮里边藏着针。比喻外表温柔;内心尖刻厉害;也比喻柔中有刚。 |
地丑德齐 | 丑:同类。地相等,德相同。比喻彼此条件一样。 |
二三其意 | 即三心二意。指心意不专一,反复无常。 |
打退堂鼓 | 退堂:指古代封建官吏坐堂问事完毕。封建官吏在退堂前;差役要打退堂鼓;表示停止办公或审理案件结束。现比喻跟人共同做事时中途退出。也比喻遇到困难或问题时;向后退缩。 |
苦口婆心 | 苦口:不厌其烦地反复劝说与开导;婆心:老婆婆的心肠;指好意、善意。好心好意;不厌其烦地劝说或开导。形容耐心恳切地再三规劝。 |
平生莫做亏心事,半夜敲门不吃惊 | 平生:有生以来;亏心:违背良心。从来没有干过违背良心的事,即使夜半人敲门也不吃惊。形容为人处事光明正大,心地坦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