询于刍荛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与樵夫商议事情,意谓不耻下问。
出处《诗经·大雅·板》:“先民有言,询于刍荛。”
例子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六朝小说和唐代传奇文有怎样的区别?》:“比之‘询于刍荛’,就是以为虽然小说,也有所为的明证。”
基础信息
拼音xún yú chú ráo
注音ㄒㄨㄣˊ ㄩˊ ㄔㄨˊ ㄖㄠˊ
繁体詢于芻蕘
感情询于刍荛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衣锦褧衣(意思解释)
- 祸乱滔天(意思解释)
- 身无分文(意思解释)
- 大有可为(意思解释)
- 金屋藏娇(意思解释)
- 辙鲋之急(意思解释)
- 前因后果(意思解释)
- 颐指气使(意思解释)
- 背腹受敌(意思解释)
- 望风扑影(意思解释)
- 鸥鸟不下(意思解释)
- 长江后浪推前浪(意思解释)
- 蝶粉蜂黄(意思解释)
- 流离颠沛(意思解释)
- 出头露面(意思解释)
- 极重不反(意思解释)
- 贫贱不能移(意思解释)
- 经纬天下(意思解释)
- 溢于言表(意思解释)
- 半吊子(意思解释)
- 纷乱如麻(意思解释)
-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意思解释)
- 异宝奇珍(意思解释)
- 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意思解释)
- 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意思解释)
- 东施效颦(意思解释)
- 胆大心小(意思解释)
- 爱毛反裘(意思解释)
※ 询于刍荛的意思解释、询于刍荛是什么意思由查查字学习工具网提供。
与《询于刍荛》相关的谜语
与《询于刍荛》相关的造句
与《询于刍荛》相关故事
成语接龙(顺接)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隔靴搔痒 | 隔着靴子挠痒痒。原为禅宗用语;比喻领会佛理不够透彻;未能悟境触机。后比喻说话写文章没有抓住主题;不中肯;不贴切;或做事没有抓住关键;不解决问题。 |
不二法门 | 不二:唯一的;法门:修行的门径。修行者唯一的入道途径。 |
一指蔽目,不见泰山 | 蔽:遮盖;泰山:山名。一根手指挡住了眼睛,连面前高大的泰山都看不见。比喻为局部现象所迷惑,看不到全局或整体。 |
走马观花 | 骑在跑着的马上看花。比喻匆忙、粗略地观察了解。走:跑。 |
乌合之众 | 合:聚合;众;许多人。比喻临时杂凑的、毫无组织纪律的一群人。 |
将功补过 | 将:拿;补:补偿。用功劳补偿过错。 |
动荡不定 | 荡:摇动。动荡摇摆,不安定。形容局势不稳定,不平静。 |
一干二净 | 形容非常干净;也表示一点儿也不剩。 |
唯物主义 | 认为世界就其本质来说是物质的,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客观存在的,意识是物质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的哲学观点。 |
花拳绣腿 | 比喻只做些表面上好看实际上并无用处的工作。 |
路无拾遗 | 见“路不拾遗”。 |
顾影弄姿 | 顾影:看着自己的身影;弄姿:做出各种姿态。对着自己的身影,做出各种姿态。形容卖弄身形,自我欣赏。 |
风俗人情 | 指一地相沿而成的风尚、礼节、习惯等。 |
黑不溜秋 | 形容黑得很难看。 |
漫不经心 | 漫:随便;不受约束;经心:在意;留心。说话办事不用心考虑;随随便便;不在乎。 |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 谚语。比喻只要有决心,肯下功夫,多么难的事也能做成功。 |
经史百子 | 经:经学,经书,儒家经典著作。史:史学,史书。百子:诸子百家之学。旧指各个方面的很需要学问。 |
鲜血淋漓 | 淋漓:不停往下滴落的样子。形容鲜血流淌不止。 |
公子哥儿 | 指富贵人家只讲吃喝玩乐,不务正业的子弟。 |
韩信将兵,多多益善 | 将:统率,指挥。比喻越多越好。 |
狼吞虎咽 | 像狼虎一样吞咽东西。形容吃东西又猛又急的样子。 |
妙语连珠 | 连珠:串珠;像珠子一样一个接一个串接着。巧妙风趣的话一个接一个。 |
断章截句 | 不顾上下文义,截取文章的一段或一句,而弯曲原意。断、截:割裂。 |
迷离惝恍 | 形容模糊而难以分辨清楚。 |
鹬蚌相争 |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省语。比喻双方相持不下,而使第三者从中得利。 |
足不出门 | 同“足不出户”。 |
可有可无 | 可以有也可以没有。指无关紧要或不很重要。 |
华不再扬 | 已开过的花,在一年里不会再开。比喻时间过去了不再回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