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zhēn fēng
注音ㄓㄣ ㄈㄥ
繁体針鋒
⒈ 亦作“针锋”。
⒉ 针尖。亦喻细微。
⒈ 亦作“鍼锋”。针尖。亦喻细微。
引《淮南子·主术训》:“夫权衡轻重,不差蟁首;扶拨枉橈,不失鍼锋。”
南朝 梁元帝 《谢敕送齐王瑞像还启》:“瞻彼堵墙,不足为喻;立处针锋,弗云易拟。”
⒈ 针尖。比喻细微之处。
引南朝梁·元帝〈谢敕送齐王端像还启〉:「瞻彼堵墙,不足为喻。立处针锋,弗云易拟。」
唐·李商隐〈题僧壁〉诗:「大去便应欺粟颗,小来兼可隐针锋。」
⒉ 比喻尖锐。
例如:「针锋相对」。
1.辩论双方针锋相对,互不相让。
2.邓*平立即驳复:个别的也是不得了的呀!没有邓*平这种与“四人帮”无私无畏地针锋相对作斗争的精神,1975年整顿的顺利开展是不可能的。
3.我们要同破坏公物的行为做针锋相对的斗争。
4.辩论双方针锋相对,互不相让。
5.她很快抛弃了传统工会针锋相对的模式,收取会费,但不与所得利益挂钩。
6.一路上,乘务员同志对我们照应得很好。老师经常说,同学之间要友好相处,不要针锋相对。
7.这场谈判,双方代表短兵相接,针锋相对,迟迟无法达成协议。
8.正方观点和反方观点针锋相对,不相上下。
9.我相信,法国也针锋相对地以同样苛重的税,加在我们的货物及制造品上。
10.反动警察审讯她时,她针锋相对地对诬告提出强烈抗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