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
词语解释
农历[ nóng lì ]
⒈ 中国旧时通用的历法,是阴阳历的一种,一般就叫阴历。平年十二个月,大月三十天,小月二十九天,全年354天或355天(一年中哪一月大,哪一月小,年年不同),十九年里设置七个闰月,有闰月的年份全年383天或384天。又根据太阳的位置,把一个太阳年分成二十四个节气,便于农事。纪年用天干地支搭配,六十年周而复始。这种历法相传创始于夏代,所以又称为夏历。也叫“旧历”
英Chinese traditional calendar;
引证解释
⒈ 我国古代历法之一。平年十二个月,大月三十天,小月二十九天,全年354天或355天(一年中哪个月大,哪个月小,年年不同)。由于平均每年的天数比太阳年约差十一天,所以在十九年中设置七个闰月,有闰月的年份全年十三个月(383天或384天,闰月在几月份也没有一定)。又根据太阳的位置,把一个太阳年分成二十四个节气,便于农事。纪年用天干地支搭配,六十年周而复始。俗称阴历。这种历法相传创始于 夏 代,所以又称夏历、旧历。
⒉ 农业上使用的历书。
国语辞典
农历[ nóng lì ]
⒈ 我国一种传统历法。以太阳运行的观测为主要依据,月相的观察为附属,观测太阳的定点即为二十四节气。因适用于农事生产的时序,所以称为「农历」,与民国以后所采用的阳历不同。参见「夏历」条。
近夏历
反新历
最近近义词查询:
拒绝的近义词(jù jué)
夏天的近义词(xià tiān)
选择的近义词(xuǎn zé)
仁至义尽的近义词(rén zhì yì jìn)
战斗的近义词(zhàn dòu)
趋势的近义词(qū shì)
美味的近义词(měi wèi)
依次的近义词(yī cì)
所有的近义词(suǒ yǒu)
赔偿的近义词(péi cháng)
胡同的近义词(hú tóng)
草拟的近义词(cǎo nǐ)
平整的近义词(píng zhěng)
记忆的近义词(jì yì)
塑像的近义词(sù xiàng)
恐怕的近义词(kǒng pà)
哀伤的近义词(āi shāng)
过期的近义词(guò qī)
替身的近义词(tì shēn)
离开的近义词(lí kāi)
航线的近义词(háng xiàn)
几乎的近义词(jī hū)
依照的近义词(yī zhào)
吃紧的近义词(chī jǐn)
起身的近义词(qǐ shēn)
更多词语近义词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