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曹子方龙山真觉院瑞香花
次韵曹子方龙山真觉院瑞香花。宋代。苏轼。 幽香结浅紫,来自孤云岑。骨香不自知,色浅意殊深。移栽青莲宇,遂冠薝卜林。纫为楚臣佩,散落天女襟。君持风霜节,耳冷歌笑音。一逢兰蕙质,稍回铁石心。置酒要妍暖,养花须晏阴。及此阴睛间,恐致悭墙霖。彩云智易散,鷤鴃忧先吟。明朝便陈迹,试著丹青临。 
 
						[宋代]:苏轼
						
						
						
						
							 幽香结浅紫,来自孤云岑。
骨香不自知,色浅意殊深。
移栽青莲宇,遂冠薝卜林。
纫为楚臣佩,散落天女襟。
君持风霜节,耳冷歌笑音。
一逢兰蕙质,稍回铁石心。
置酒要妍暖,养花须晏阴。
及此阴睛间,恐致悭墙霖。
彩云智易散,鷤鴃忧先吟。
明朝便陈迹,试著丹青临。
  
							
							 幽香結淺紫,來自孤雲岑。
骨香不自知,色淺意殊深。
移栽青蓮宇,遂冠薝蔔林。
紉為楚臣佩,散落天女襟。
君持風霜節,耳冷歌笑音。
一逢蘭蕙質,稍回鐵石心。
置酒要妍暖,養花須晏陰。
及此陰睛間,恐緻悭牆霖。
彩雲智易散,鷤鴃憂先吟。
明朝便陳迹,試著丹青臨。
 							 
						 
						
													
					 
					
				 
																
				
				
					
					唐代·苏轼的简介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
				
► 苏轼的诗(2851篇)				〕 
				 
				
				
					
					
						宋代:
						晁补之
					
					
					
					
						 金兰况同心,莫乐心相知。石田罹清霜,念此百草腓。
丝看煮茧吐,士听愤悱语。竹马非妙龄,美人恐迟暮。
 
						  金蘭況同心,莫樂心相知。石田罹清霜,念此百草腓。
絲看煮繭吐,士聽憤悱語。竹馬非妙齡,美人恐遲暮。
 
					 
									 
				
					
					
						清代:
						商可
					
					
					
					
						 柔绿阴无际,垂帘昼似年。莺声催午课,花气拥春眠。
向母寻眉谱,随兄治砚田。潜心看内则,钞得两三篇。
 
						  柔綠陰無際,垂簾晝似年。莺聲催午課,花氣擁春眠。
向母尋眉譜,随兄治硯田。潛心看内則,鈔得兩三篇。
 
					 
									 
				
					
					
						宋代:
						释道潜
					
					
					
					
						 白水茫茫天四空,黄昏小雨湿春风。五更百舌催残梦,月到官河柳影中。
  
						  白水茫茫天四空,黃昏小雨濕春風。五更百舌催殘夢,月到官河柳影中。
  
					 
									 
				
					
					
						清代:
						李锴
					
					
					
					
						 比邻七十载,为客谢淹留。忍草自长碧,妙香时一浮。
世情争梦幻,佛面老春秋。愁绝斜阳外,谁家百尺楼。
 
						  比鄰七十載,為客謝淹留。忍草自長碧,妙香時一浮。
世情争夢幻,佛面老春秋。愁絕斜陽外,誰家百尺樓。
 
					 
									 
				
					
					
						明代:
						殷序
					
					
					
					
						 石门我来不厌频,悠然欲酌还自酌。千崖冥冥送雨来,万木纷纷向人落。
丹邱已会烦青鸟,青田犹未见元鹤。句漏小住亦多时,便欲从此凌寥廓。
 
						  石門我來不厭頻,悠然欲酌還自酌。千崖冥冥送雨來,萬木紛紛向人落。
丹邱已會煩青鳥,青田猶未見元鶴。句漏小住亦多時,便欲從此淩寥廓。
 
					 
									 
				
					
					
						明代:
						杨士奇
					
					
					
					
						 忽遇髫年旧,惟看语笑真。清诗仍满袖,华发已盈巾。
桑梓二千里,萍逢四十春。金溪吟啸地,因话共伤神。
 
						  忽遇髫年舊,惟看語笑真。清詩仍滿袖,華發已盈巾。
桑梓二千裡,萍逢四十春。金溪吟嘯地,因話共傷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