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的笔顺分步演示

与《梨》字相关的姓氏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 梨
棃
〈名〉
(1) (形声。从木,利声。梨为棃的俗字。本义:木名。果实也称梨)
(2) 同本义 [pear]
棃,梨果也。——《说文》
楂棃姜桂。——《礼记·内则》
千树万树梨花开。——唐·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3) 落叶乔木,叶子卵形。花多白色,果子多汁,可食。如:梨枣(古代印书的木刻板。因多用梨木、枣木刻成,故称);梨栗(梨树和栗树);梨云(梨雪,梨英,梨霜,梨蕊,梨花。梨树的花,一般为纯白色)。又指梨树的果实。如:梨果(梨子);梨头(小梨);梨条(用梨子所做的条状果脯);梨干(梨子加工制的果干)
(4) 通“黎”。黎民,人民 [the common people]
棃烝殷,罔荒饥。——汉《竹邑侯相张寿碑》
棃庶赖祉。——汉《桐柏淮源庙碑》
(5) 又如:梨元(亦作黎元。民众,梨,通“黎”);梨氓(亦作黎氓。黎民,民众。梨,通“黎”)
词性变化
◎ 梨
〈形〉
黑;年老 [black;old]。指老人面色如冻梨
梨,老也。东齐曰眉, 燕 代之北鄙曰梨。——《方言》
班黑谓之棃黮。——《通俗文》
九十曰鲐背,或曰冻梨皮,有斑点如冻梨色也。——《释名》
◎ 梨
〈动〉
(1) 通“剺”。割 [cut]
是故博带棃,大袂裂,文绣染。——《管子·五辅》
分棃单于,磔裂属国。——《汉书·扬雄传》
(2) 又如:梨面(以刀划面。中国古代匈奴一些民族的风俗,凡遇大忧大丧,就用刀划脸,表示哀痛)
匈奴闻 秉卒,举国号哭,或至棃面流血。——《后汉书·耿秉传》
康熙字典
梨【辰集中】【木部】 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7画
同棃。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棃【卷六】【木部】
果名。从木聲。
,古文利。力脂切
说文解字注
(棃)棃果也。各本作果名二字。淺人改也。釋木。棃山樆。謂棃之山生者曰樆也。樆本亦作離。子虛賦。檗離朱楊。裴駰引漢書音義云。離、山棃也。師古注急就篇云。棃一名山樆。非是。从木。聲。力脂切。十五部。
、古文利。見刀部。
包含《梨》的名句
-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出自: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 雨打梨花深闭门,孤负青春,虚负青春。
出自:唐寅《一剪梅·雨打梨花深闭门》
- 翻被梨花冷看,人生苦恋天涯。
出自:张炎《朝中措·清明时节》
- 黄昏庭院柳啼鸦,记得那人,和月折梨花。
出自:陈亮《虞美人·东风荡飏轻云缕》
- 梅花雪,梨花月,总相思。
出自:张惠言《相见欢·年年负却花期》
- 一别如斯,落尽梨花月又西。
出自:纳兰性德《采桑子·当时错》
- 离恨远萦杨柳,梦魂长绕梨花。
出自:刘迎《乌夜啼·离恨远萦杨柳》
- 漠漠梨花烂漫,纷纷柳絮飞残。
出自:陈允平《红林擒近·寿词·满路花》
- 汉寝唐陵无麦饭,山溪野径有梨花。
出自:赵鼎《寒食》
- 风风雨雨梨花,窄索帘栊,巧小窗纱。
出自:乔吉《折桂令·客窗清明》
- 强携酒、小桥宅,怕梨花落尽成秋色。
出自:姜夔《淡黄柳·空城晓角》
- 月华今夜黑,全见梨花白。
出自:杨基《菩萨蛮·水晶帘外娟娟月》
- 梨的词语 组词
- 梨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