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的笔顺分步演示

与《肯》字相关的姓氏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 肯
肎
〈名〉
(1) (会意。小篆字形从肉,从冎(
)省。本义:着骨之肉) 同本义 [flesh attached to bone]肎,骨间肉肎肎着也。——《说文》。俗字误作肯。
技经肯綮之未尝。——《庄子·养生主》
(2) 又如:肯綮
词性变化
◎ 肯
〈动〉
(1) 假借为“可”。表示应允,同意 [agree;consent]
太后不肯。——《战国策·赵策》
留为小吏,不肯。——唐· 柳宗元《童区寄传》
(2) 又如:劝说了半天,他才肯了;肯认(认可,同意);肯可(赞成,同意);肯首(点头表示同意);肯酒(允婚酒。表示女方应允亲事)
(3) 愿意,心甘情愿、乐意 [be willing to;be ready to]
莫肯我顾。——《诗·魏风·硕鼠》
客肯为靖郭君末寡人乎。——《战国策·齐策》。注:“犹可也。”
不肯者,可以肯也。——《谷梁传·宣公三年》
秦王不肯击缻。——《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李伶即又不肯授我。—— 明· 清侯方域《壮悔堂文集》
大将军仁慈不肯发令。——《广东军务记》
(4) 又如:肯干;他肯吗?肯吃苦;肯心儿(心甘情愿);肯心(心甘情愿;顺心);肯道(愿意)
◎ 肯
〈副〉
(1) 恰恰 [just]。如:肯分(恰恰;凑巧)
(2) 〈方〉∶表示时常、易于 [often]
你又拿我作情,倒说我小性儿,行动肯恼。——《红楼梦》
(3) 又如:这几天肯下雨
康熙字典
肯【未集下】【肉部】 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4画
〔古文〕《正韻》苦等切,音懇。《爾雅·釋言》肯,可也。《詩·衞風》惠然肯來。《箋》可也。《前漢·高帝紀》高帝數讓,衆莫肯爲。
又《集韻》可亥切,音愷。《字林》著骨肉也。《莊子·養生主》技經肯綮之未嘗。《註》著骨肉也。肯,著也。《集韻》或作肎肻。
又。
包含《肯》的名句
-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出自: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 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出自:文天祥《扬子江》
-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
出自:卢梅坡《雪梅·其一》
- 放逐肯消亡国恨?岁时犹动楚人哀!
出自:查慎行《三闾祠》
- 乡思不堪悲橘柚,旅游谁肯重王孙。
出自:谭用之《秋宿湘江遇雨》
- 汉家天子今神武,不肯和亲归去来。
出自:王之涣《凉州词二首》
- 道傍榆荚仍似钱,摘来沽酒君肯否。
出自:岑参《戏问花门酒家翁》
- 犹余雪霜态,未肯十分红。
出自:王十朋《红梅》
- 拟借寒潭垂钓,又恐鸥鸟相猜,不肯傍青纶。
出自:苏舜钦《水调歌头·沧浪亭》
- 不肯画堂朱户,春风自在杨花。
出自:王安国《清平乐·春晚》
- 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
出自:李商隐《柳》
- 客睡何曾著,秋天不肯明。
出自:杜甫《客夜》
- 肯的词语 组词
- 肯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