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的笔顺分步演示

与《菊》字相关的姓氏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 菊
〈名〉
(1) (形声。从艸,匊(
)声。本义:植物名,通称“菊花”)(2) 同本义 [chrysanthemun]。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子卵形有柄,边缘有缺刻或锯齿。秋季开花,供观赏,有的品种可入药
采菊东篱下。——晋· 陶渊明《饮酒诗》
松菊犹存。——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还束就菊花。——唐·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陶渊明独爱菊。—— 宋· 周敦颐《爱莲说》
菊,花之隐逸者。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3) 又如:菊实(菊花的果实、种子);菊枕(菊花枕头);菊灯(菊花形状的灯笼);菊水(在河南省西南部。古作“鞠水”,也叫“菊潭。”)
(4) 姓。如:菊部头(菊部。宋高宗时官中伶人有菊夫人者,人称“菊部头”。后因以“菊部”为戏班或戏曲界的泛称)
康熙字典
菊【申集上】【艸部】 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8画
《唐韻》《韻會》居六切,音掬。古作蘜、鞠。《爾雅》蘜,治蘠也。《郭註》今之秋華菊。《禮·月令》鞠有黃華。《屈原·離騷》夕餐秋菊之落英。
又水名。《水經注》湍水又南,菊水注之,水出西北石礀山芳菊谿。
又《韻補》訣力切。《賈島詩》九日不出門,十日見黃菊。灼灼耀繁英,美人無消息。《集韻》亦作蓻。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菊【卷一】【艸部】
大菊,蘧麥。从艸匊聲。居六切
说文解字注
(菊)大菊、逗。蘧麥。从艸。匊聲。居六切。三部。
包含《菊》的名句
-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
出自: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
- 昔看黄菊与君别,今听玄蝉我却回。
出自:刘禹锡《始闻秋风》
- 黄鹂啭处谁同听,白菊开时且剩过。
出自:司空图《白菊杂书四首》
- 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
出自:赵嘏《长安晚秋》
- 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
出自:李白《九月十日即事》
-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出自:杜甫《秋兴八首·其一》
-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出自:孟浩然《过故人庄》
- 沙岸菊开花,霜枝果垂实。
出自:崔元翰《奉和圣制重阳旦日百寮曲江宴示怀》
-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出自:陶渊明《饮酒·其五》
- 紫菊宜新寿,丹萸辟旧邪。
出自:赵彦昭《奉和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应制》
- 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
出自:白居易《咏菊》
- 头上尽教添白发,鬓边不可无黄菊。
出自:宋江《满江红·喜遇重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