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的笔顺分步演示

与《鹤》字相关的姓氏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 鹤
鶴
〈名〉
(1) (形声。从鸟,隺(
)声。本义:鹤科各种类鸟的统称,皆为大型涉禽)同本义 [crane],包括一小组体高的涉禽,外形如鹭但构造较接近于秧鸡,通常大于鹭,与鹭不同的是有分裂的颅骨,羽毛更紧密,部分秃顶,嘴较钝并在近中央处有较大鼻孔,后趾向上抬起鹤,似鹄长喙。——《广韵》
鹤鸣于九皋。——《诗·小雅·鹤鸣》
腾群鹤于瑶光。——《楚辞·刘向·九叹·远游》
(2) 又如:鹤音(鹤鸣声);鹤侣(鹤的伴侣);鹤唳(鹤鸣);鹤胫(鹤的小腿);鹤语(鹤的叫声)
词性变化
◎ 鹤
鶴
〈形〉
比喻白色 [white]。如:鹤发(白发,发白如鹤羽);鹤素(白鹤);鹤首(白头);鹤发松姿(白头松姿。形容人虽老犹健)
康熙字典
鶴【亥集中】【鳥部】 康熙筆画:21画,部外筆画:10画
《唐韻》下各切《集韻》《韻會》《正韻》曷各切,音涸。水鳥名。似鵠,長頸高脚,丹頂白身,頸翅有黑,常以夜半鳴,聲聞八九里。《博物志》鶴䯓頰䯔,耳響則聽遠,眼赤則眎遠,其色似雪。《相鶴經》鶴,陽鳥也,而遊於隂,行必依洲渚,止不集林木。《埤雅》形定而色白,食於水,故喙長。軒於前,故後短。棲於陸,故足高而尾凋。翔於雲,故毛豐而肉疎。大喉以吐故,修頸以納新,故壽。內典曰:鶴影生。禽經曰:鶴以聲交而孕。張華云:雄鳴上風,雌承下風則孕。《崔豹·古今註》鶴千年則變蒼,又二千歲則變黑,所謂
鶴也。古謂之仙禽,亦名露禽,或又謂之隂羽。《本草》鶴白色㿥㿥,故又名八公。《易·中孚》鳴鶴在隂,其子和之。《詩·小雅》鶴鳴于九臯,聲聞于天。《淮南子·說山訓》雞知將旦,鶴知夜半。《左傳·閔二年》衞懿公好鶴,鶴有乗軒者。
又地名。《史記·衞世家註》鶴城在滑州匡城縣正南十五里。
又《莊子·徐無鬼》君必無盛鶴列於麗譙之閒。《郭註》鶴列,陳兵也。
又鶴膝,矛名。鶴之膝隆起,故吳矛骹大者爲鶴膝。
又《逸雅》鋤,助也。齊人謂其頭曰鶴,似鶴頭也。
又姓。鶴壽,見《金史》。
又《正韻》與翯同。《詩·大雅》白鳥翯翯。《孟子》作鶴鶴。
又叶胡沃切,音礐。《嵆康·琴賦》下逮謠俗,蔡氏五曲。王昭楚妃,千里別鶴。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鶴【卷四】【鳥部】
鳴九臯,聲聞于天。从鳥隺聲。下各切
说文解字注
(鶴)鶴鳴九皐。聲聞于天。鶴字今補。此見詩小雅。毛曰。皐、澤也。言身隱而名著也。爾雅無鶴。故偁詩。後人鶴與鵠相亂。从鳥。隺聲。下各切。古音在二部。
包含《鹤》的名句
- 羡青山有思,白鹤忘机。
出自:汤恢《八声甘州·摘青梅荐酒》
-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出自:崔颢《黄鹤楼》
- 待羔儿、酒罢又烹茶,扬州鹤。
出自:辛弃疾《满江红·和范先之雪》
- 孤云将野鹤,岂向人间住。
出自:刘长卿《送方外上人》
- 宜有词仙,拥素云黄鹤,与君游戏。
出自:姜夔《翠楼吟·淳熙丙午冬》
- 故人一去无期约。尺书忽寄西飞鹤。
出自:孙道绚《忆秦娥·季温老友归樵阳人来闲书因以为寄》
- 龟言此地之寒,鹤讶今年之雪。
出自:庾信《小园赋》
- 鹤发垂肩尺许长,离家三十五端阳。
出自:殷尧藩《同州端午》
-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出自:刘禹锡《秋词》
- 华表月明归夜鹤,叹当时、花竹今如此。
出自:吴文英《金缕歌·陪履斋先生沧浪看梅》
-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出自: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 鹤的词语 组词
- 鹤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