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的笔顺分步演示

与《傍》字相关的姓氏
与《傍》字相关的歇后语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 傍
〈副〉
(1) (形声。从人,旁声。本义:靠近,临近)同本义 [beside;be close to]
傍,近也。——《说文》
双兔傍地走。——《乐府诗集·木兰诗》
(2) 又如:傍边(靠近边沿);傍通(靠近四方通达之地);傍境(边境);傍户而立
词性变化
◎ 傍
〈动〉
(1) 依附,依靠 [depend on]。如:傍人门户;傍依(依靠之物);傍靠(依靠,紧靠)
(2) 辅佐 [assist a ruler in governing a country]
四贤傍之。——《新书》
(3) 顺着;沿着 [follow]。如:傍照(依照,仿照)
(4) 陪随,陪伴 [accompany]。如:傍个影儿(露面;亮相)
◎ 傍
〈名〉
(1) 同“旁”。旁边,侧 [side]
傍,近也。——《说文》。按,与旁别,四旁四方皆当作此,犹边际也。
傍,侧也。——《广韵》
玄应声恸哭,酸感傍人。——《世说新语·夙惠》
白马金具装,横行辽水傍。——孔稚圭《白马篇》
两家求合葬,合葬华山傍。——《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2) 又如:傍门(佛教指学佛而得正误者为正果,指外道为傍门;道家以修炼金丹、全身保真为正道,余皆为傍门);傍支(分支);傍览(从旁观看、打量);傍观(在近旁观看);傍若无人(好像旁边没有人在,形容神情态度高傲自如)
(3) 他人 [other]。如:傍舍(他人的房舍);傍说(他人的主张)
(4) 旁系 [side]。如:傍尊(指伯父、叔父等旁系尊长);傍荫(旁系亲属袭封官职爵位);傍亲(旁系亲属);傍继(出继旁系亲属)
(5) 唐代州名。在今云南双柏县境 [Pang prefecture]
◎ 傍
〈形〉
(1) 广博;普遍。同“旁” [extensive]。如:傍施(博施;广被);傍及(遍及;推及);傍通(学问广博通达);傍接(广为交接、应酬);傍概(广泛概括);傍落(坠入他途)
(2) [动]∶交错 [interlock;crisscross]。如:傍午(纵横交错);傍生(交错丛生)
康熙字典
傍【子集中】【人部】 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10画
《唐韻》步光切《集韻》《韻會》蒲光切。通旁。《說文》近也。《廣韻》側也。
又姓。唐北地羌豪傍企本。
又《集韻》補朗切,音縍。左右也。《賈子保傅篇》成王之生,仁者養之,孝者强之,四聖傍之。
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蒲浪切,音
。《正韻》倚也。《集韻》亦近也。或作並䧛。
又《正韻》補耕切,音綳。《詩·小雅》四牡彭彭,王事傍傍。《朱傳》傍傍然不得已也。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傍【卷八】【人部】
近也。从人㫄聲。步光切
说文解字注
(傍)近也。古多假並爲之。如史記始皇紀並河以東、武帝紀並海是也。亦假旁爲之。見溝洫志、食貨志。从人。旁聲。此舉形聲包會意也。韵會無聲。步光切。十部。按亦讀去聲。
包含《傍》的名句
- 荷丝傍绕腕,菱角远牵衣。
出自:萧纲《采莲曲》
- 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
出自:苏轼《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 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
出自:李白《送友人入蜀》
- 庐山秀出南斗傍,屏风九叠云锦张。
出自: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 岁暮锄犁傍空室,呼儿登山收橡实。
出自:张籍《野老歌》
- 傍邻闻者多叹息,远客思乡皆泪垂。
出自:李颀《听安万善吹觱篥歌》
- 戛戛秋蝉响似筝,听蝉闲傍柳边行。
出自:徐玑《秋行》
- 晚春盘马踏青苔,曾傍绿阴深驻。
出自:晏几道《御街行·街南绿树春饶絮》
- 杏花无处避春愁,也傍野烟发。
出自:韩元吉《好事近·汴京赐宴闻教坊乐有感》
- 惊鸟去无际,寒蛩鸣我傍。
出自:马戴《楚江怀古三首》
- 道傍榆荚仍似钱,摘来沽酒君肯否。
出自:岑参《戏问花门酒家翁》
-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出自: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 傍的词语 组词
- 傍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