衫的笔顺分步演示

与《衫》字相关的姓氏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 衫
〈名〉
(1) 古代指无袖头的开衩上衣 [sleeveless jacket with vent in the sides of a jacket]
朝成绣夹裙,晚成单罗衫。——《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2) 又如:衫子(指古代妇女穿的一种袖子宽大的上衣;上衣的通称);衫帽(凉衫便帽。是宋代士大夫闲居时的装束);衫裙(短衫和裙子,泛指衣服);衫褃(衣服的腰身);衫煖(即“衫子”);衫傒(衣袖)
(3) 衣服的通称 [clothing]。如:衫襟(衣衫);运动衫;毛线衫;套衫;衫串(衣服,衣着);衫傒(衣衫的袖子);青衫(唐代文官品级最低的官服)
康熙字典
衫【申集下】【衣部】 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3画
《唐韻》所銜切《集韻》《韻會》師銜切,音杉。《篇海》小襦也。一曰單襦。《釋名》衫,芟也,衫末無袖端也。《束皙·近游賦》脅汗衫以當
。
又衣之通稱。《唐書·車服志》士人以枲紵襴衫爲上服,馬周請加襴袖褾襈,開骻者名缺骻衫。《集韻》通作襂。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衫【卷八】【衣部】
衣也。从衣彡聲。所銜切
说文解字注
(縿)旌旗之游所屬也。各本失所屬二字。今補。㫃部曰。游、旌旗之流也。周禮巾車注云。正幅爲縿。游則屬焉。正義曰。正幅爲縿、爾雅文。又覲禮正義。爾雅說旌旗正幅爲縿。唐後爾雅奪正幅爲縿四字。郉疏不能攷補。縿是旌旗之體。游則屬焉。故孫炎注曰。爲旒於縿。郭璞曰。縿、衆旒所箸。戴先生曰。游箸縿垂者也。交龍鳥隼之屬皆畫於縿。爾雅曰。纁帛縿。鄭本之。曰九旗之帛皆用絳。上有弧以張縿之幅。見覲禮、明堂位、考工記。下以人維之。周禮節服氏六人維王之太常、爾雅維以縷是也。所以太常必維之者、正恐其游長曳地。毛詩。素絲紕之。大夫旌旗之游亦維持之也。游屬於縿而統於縿。然㫃部游下不云旌旗之縿也。則知縿下不云旌旗之游。理合析言、不得渾言矣。从糸。參聲。所銜切。古音在七部。
包含《衫》的名句
- 不剪春衫愁意态。过收灯、有些寒在。
出自:史达祖《夜行船·正月十八日闻卖杏花有感》
- 轻衫未揽,犹将泪点偷藏。
出自:史达祖《夜合花·柳锁莺魂》
- 时光只解催人老,不信多情,长恨离亭,泪滴春衫酒易醒。
出自:晏殊《采桑子·时光只解催人老》
- 春衫犹是,小蛮针线,曾湿西湖雨。
出自:苏轼《青玉案·送伯固归吴中》
- 青衫匹马万人呼,幕府当年急急符。
出自:辛弃疾《送湖南部曲》
- 满罗衫是酒,香痕凝处,唾碧啼红相半。
出自:张翥《陌上花·有怀》
- 黄衫飞白马,日日青楼下。
出自:陈克《菩萨蛮·赤阑桥尽香街直》
- 莎衫筠笠。正是村村农务急。
出自:卢炳《减字木兰花·莎衫筠笠》
- 临行挽衫袖,更尝折残菊。
出自:苏轼《送顿起》
- 漫惹炉烟双袖紫,空将酒晕一衫青。
出自:纳兰性德《浣溪沙·伏雨朝寒愁不胜》
- 才道莫伤神,青衫湿一痕。
出自:纳兰性德《菩萨蛮·新寒中酒敲窗雨》
- 香汗薄衫凉,凉衫薄汗香。
出自:苏轼《菩萨蛮·回文夏闺怨》
- 衫的词语 组词
- 衫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