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吟 榕城望雨词二首,和家大人 其一
水龙吟 榕城望雨词二首,和家大人 其一。清代。易顺鼎。 龙祠箫鼓黄昏,看看又上珠潭月。碧云桑路,双鸠似悔,那回轻别。著甚乾忙,牧童懒向,夕阳吹笛。叹年光暗里,嫩晴瞒住,已催近梅天节。江影才堪一尺。候春潮杳无消息。野桥急溜,遮头破伞,画中空忆。花尽都拚,千红并命,求他绿活。便将他活绿,减公两鬓,一丝丝白。
[清代]:易顺鼎
龙祠箫鼓黄昏,看看又上珠潭月。碧云桑路,双鸠似悔,那回轻别。
著甚乾忙,牧童懒向,夕阳吹笛。叹年光暗里,嫩晴瞒住,已催近梅天节。
江影才堪一尺。候春潮杳无消息。野桥急溜,遮头破伞,画中空忆。
花尽都拚,千红并命,求他绿活。便将他活绿,减公两鬓,一丝丝白。
龍祠箫鼓黃昏,看看又上珠潭月。碧雲桑路,雙鸠似悔,那回輕别。
著甚乾忙,牧童懶向,夕陽吹笛。歎年光暗裡,嫩晴瞞住,已催近梅天節。
江影才堪一尺。候春潮杳無消息。野橋急溜,遮頭破傘,畫中空憶。
花盡都拚,千紅并命,求他綠活。便将他活綠,減公兩鬓,一絲絲白。
唐代·易顺鼎的简介
易顺鼎(1858~1920)清末官员、诗人,寒庐七子之一。字实甫、实父、中硕,号忏绮斋、眉伽,晚号哭庵、一广居士等,龙阳(今湖南汉寿)人,易佩绅之子。光绪元年举人。曾被张之洞聘主两湖书院经史讲席。马关条约签订后,上书请罢和义。曾两去台湾,帮助刘永福抗战。庚子事变时,督江楚转运,此后在广西。云南、广东等地任道台。辛亥革命后去北京,与袁世凯之子袁克文交游,袁世凯称帝后,任印铸局长。帝制失败后,纵情于歌楼妓馆。工诗,讲究属对工巧,用意新颖,与樊增祥并称“樊易”,著有《琴志楼编年诗集》等。
...〔
► 易顺鼎的诗(381篇) 〕
唐代:
陈子昂
边地无芳树,莺声忽听新。间关如有意,愁绝若怀人。
明妃失汉宠,蔡女没胡尘。坐闻应落泪,况忆故园春。
邊地無芳樹,莺聲忽聽新。間關如有意,愁絕若懷人。
明妃失漢寵,蔡女沒胡塵。坐聞應落淚,況憶故園春。
明代:
卢龙云
一上层楼寓目宽,南中十月只轻寒。千山雨过林仍绿,万木霜催叶未丹。
骑射此时资讲武,蒐罗他日备登坛。汉家颇牧频推毂,须信封侯事不难。
一上層樓寓目寬,南中十月隻輕寒。千山雨過林仍綠,萬木霜催葉未丹。
騎射此時資講武,蒐羅他日備登壇。漢家頗牧頻推毂,須信封侯事不難。
明代:
于慎行
如何尘外侣,亦受世间名。佛果修无漏,官阶号不更。
紫衣宫锦制,丹诰法音迎。为问酬恩地,朝朝梵诵声。
如何塵外侶,亦受世間名。佛果修無漏,官階号不更。
紫衣宮錦制,丹诰法音迎。為問酬恩地,朝朝梵誦聲。
明代:
孙伟
坐听檐虚泻沸涛,也知真宰养民膏。北窗梦觉增絺绤,南亩人归罢桔槔。
乡赛入村喧社鼓,野塘生水受渔舠。雨师先及公田足,为报官家抚字劳。
坐聽檐虛瀉沸濤,也知真宰養民膏。北窗夢覺增絺绤,南畝人歸罷桔槔。
鄉賽入村喧社鼓,野塘生水受漁舠。雨師先及公田足,為報官家撫字勞。
金朝:
边元鼎
凤纸衔封玉镜台,绣鸾传记已相猜。倾城笑脸千金样,莫对閒人一例开。
鳳紙銜封玉鏡台,繡鸾傳記已相猜。傾城笑臉千金樣,莫對閒人一例開。
明代:
王世贞
稍尽彭城山,悠然见清淮。微雨虽沾衣,能令山色佳。
出没前后旌,浮云时与偕。浊酒两三行,聊以佐归怀。
稍盡彭城山,悠然見清淮。微雨雖沾衣,能令山色佳。
出沒前後旌,浮雲時與偕。濁酒兩三行,聊以佐歸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