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邵侍郎国贤见寿之韵
次邵侍郎国贤见寿之韵。明代。王鏊。 杖藜晓上清风阁,北望云山渺云壑。怀公不见诵公诗,清庙朱弦为谁作。晨星落落今数公,平生出处将无同。我生与世早多忤,乞身归卧湖山中。伻来远致两罂水,风致年来那有此。品题未拟桑苧翁,煎法曾傅玉川子。力田自好任逢年,陇云寄我山中篇。汉庭共诧大人赋,那知山泽非臞仙。与公周旋亦云久,不饮每酣公瑾酒。子牟魏阙本江湖,公也那能忘黔首。我心古井终不波,杞人之忧忧岂过。缄诗远寄惠山下,问公究竟其如何。 
 
						[明代]:王鏊
						
						
						
						
							 杖藜晓上清风阁,北望云山渺云壑。怀公不见诵公诗,清庙朱弦为谁作。
晨星落落今数公,平生出处将无同。我生与世早多忤,乞身归卧湖山中。
伻来远致两罂水,风致年来那有此。品题未拟桑苧翁,煎法曾傅玉川子。
力田自好任逢年,陇云寄我山中篇。汉庭共诧大人赋,那知山泽非臞仙。
与公周旋亦云久,不饮每酣公瑾酒。子牟魏阙本江湖,公也那能忘黔首。
我心古井终不波,杞人之忧忧岂过。缄诗远寄惠山下,问公究竟其如何。
  
							
							 杖藜曉上清風閣,北望雲山渺雲壑。懷公不見誦公詩,清廟朱弦為誰作。
晨星落落今數公,平生出處将無同。我生與世早多忤,乞身歸卧湖山中。
伻來遠緻兩罂水,風緻年來那有此。品題未拟桑苧翁,煎法曾傅玉川子。
力田自好任逢年,隴雲寄我山中篇。漢庭共詫大人賦,那知山澤非臞仙。
與公周旋亦雲久,不飲每酣公瑾酒。子牟魏阙本江湖,公也那能忘黔首。
我心古井終不波,杞人之憂憂豈過。緘詩遠寄惠山下,問公究竟其如何。
 							 
						 
						
													
					 
					
				 
																
				
				
					
					唐代·王鏊的简介
					
					 
				 王鏊(1450—1524)明代名臣、文学家。字济之,号守溪,晚号拙叟,学者称震泽先生,汉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十六岁时国子监诸生即传诵其文,成化十一年进士。授编修,弘治时历侍讲学士,充讲官,擢吏部右侍郎,正德初进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博学有识鉴,有《姑苏志》、《震泽集》、《震泽长语》。 
 ...〔
				
► 王鏊的诗(556篇)				〕 
				 
				
				
					
					
						明代:
						陈子壮
					
					
					
					
						 吾土之官易,同年感旧劳。宿名留乙榜,真卷贵仪曹。
不倦云中翼,相从海上涛。心知贤弟子,多有妙音操。
 
						  吾土之官易,同年感舊勞。宿名留乙榜,真卷貴儀曹。
不倦雲中翼,相從海上濤。心知賢弟子,多有妙音操。
 
					 
									 
				
					
					
						两汉:
						佚名
					
					
					
					
						 全似丹青揾染成。更将何物斗轻盈。雪因舞态羞频下,云为歌声不忍行。
螺髻小,凤鞋轻。天边斗柄又斜横。水晶庭柱琉璃帐,客去同谁看月明。
 
						  全似丹青揾染成。更将何物鬥輕盈。雪因舞态羞頻下,雲為歌聲不忍行。
螺髻小,鳳鞋輕。天邊鬥柄又斜橫。水晶庭柱琉璃帳,客去同誰看月明。
 
					 
									 
				
					
					
						明代:
						邵宝
					
					
					
					
						 江南春色渺无涯,借得芳枝似酒赊。点染已经元老手,品题还许大方家。
丹心独对年年树,玉貌空传处处花。雪夜门深清梦远,敢将桃李向人誇。
 
						  江南春色渺無涯,借得芳枝似酒賒。點染已經元老手,品題還許大方家。
丹心獨對年年樹,玉貌空傳處處花。雪夜門深清夢遠,敢将桃李向人誇。
 
					 
									 
				
					
					
						元代:
						贝琼
					
					
					
					
						 我住云间今四秋,恰如杜甫在秦州。赋诗黄耳冢前去,打鼓白龙潭上游。
暮景飞腾如过翼,此身浩荡一虚舟。黄尘九陌绕车盖,且伴老翁随海鸥。
 
						  我住雲間今四秋,恰如杜甫在秦州。賦詩黃耳冢前去,打鼓白龍潭上遊。
暮景飛騰如過翼,此身浩蕩一虛舟。黃塵九陌繞車蓋,且伴老翁随海鷗。
 
					 
									 
				
					
					
						近现代:
						许南英
					
					
					
					
						 怯寒先著薄绵衣,竟与三春意态非。已似韦娘金缕尽,那堪苏小玉绳稀?
楼台有客怜相望,燕雁凭君记代飞。一为停骖思往事,宦情、乡梦两相违!
 
						  怯寒先著薄綿衣,竟與三春意态非。已似韋娘金縷盡,那堪蘇小玉繩稀?
樓台有客憐相望,燕雁憑君記代飛。一為停骖思往事,宦情、鄉夢兩相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