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马行
瘦马行。唐代。李端。 城傍牧马驱未过,一马徘徊起还卧。眼中有泪皮有疮,骨毛焦瘦令人伤。朝朝放在儿童手,谁觉举头看故乡。往时汉地相驰逐,如雨如风过平陆。岂意今朝驱不前,蚊蚋满身泥上腹。路人识是名马儿,畴昔三军不得骑。玉勒金鞍既已远,追奔获兽有谁知。终身枥上食君草,遂与驽骀一时老。倘借长鸣陇上风,犹期一战安西道。 
 
						[唐代]:李端
						
						
						
						
							 城傍牧马驱未过,一马徘徊起还卧。眼中有泪皮有疮,
骨毛焦瘦令人伤。朝朝放在儿童手,谁觉举头看故乡。
往时汉地相驰逐,如雨如风过平陆。岂意今朝驱不前,
蚊蚋满身泥上腹。路人识是名马儿,畴昔三军不得骑。
玉勒金鞍既已远,追奔获兽有谁知。终身枥上食君草,
遂与驽骀一时老。倘借长鸣陇上风,犹期一战安西道。
  
							
							 城傍牧馬驅未過,一馬徘徊起還卧。眼中有淚皮有瘡,
骨毛焦瘦令人傷。朝朝放在兒童手,誰覺舉頭看故鄉。
往時漢地相馳逐,如雨如風過平陸。豈意今朝驅不前,
蚊蚋滿身泥上腹。路人識是名馬兒,疇昔三軍不得騎。
玉勒金鞍既已遠,追奔獲獸有誰知。終身枥上食君草,
遂與驽骀一時老。倘借長鳴隴上風,猶期一戰安西道。
 							 
						 
						
													
					 
					
				 
																
				
				
					
					唐代·李端的简介
					
					 
				 李端(约743-782?),字正已,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少居庐山,师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在“十才子”中年辈较轻,但诗才卓越,是“才子中的才子”。他的名篇《听筝》入选《唐诗三百首》。 
 ...〔
				
► 李端的诗(218篇)				〕 
				 
				
				
					
					
						唐代:
						韩愈
					
					
					
					
						 非痴非狂谁氏子,去入王屋称道士。白头老母遮门啼,
挽断衫袖留不止。翠眉新妇年二十,载送还家哭穿市。
或云欲学吹凤笙,所慕灵妃媲萧史。又云时俗轻寻常,
 
						  非癡非狂誰氏子,去入王屋稱道士。白頭老母遮門啼,
挽斷衫袖留不止。翠眉新婦年二十,載送還家哭穿市。
或雲欲學吹鳳笙,所慕靈妃媲蕭史。又雲時俗輕尋常,
 
					 
									 
				
					
					
						宋代:
						晁说之
					
					
					
					
						 乌髭四皓应无术,沉醉三闾岂有方。
将此衰残斋戒里,郡人应笑使君狂。
 
						  烏髭四皓應無術,沉醉三闾豈有方。
将此衰殘齋戒裡,郡人應笑使君狂。
 
					 
									 
				
					
					
						:
						林朝崧
					
					
					
					
						 敦槃十二会葵邱,酒社诗盟接胜游。最忆鹿江灯节宴,夜深丝竹醉高楼。
  
						  敦槃十二會葵邱,酒社詩盟接勝遊。最憶鹿江燈節宴,夜深絲竹醉高樓。
  
					 
									 
				
					
					
						明代:
						王彦泓
					
					
					
					
						 掠鬓初齐侧眼看,红棉新拭镜光寒。斜回雪颈些些见,贝齿畏痕恰恼欢。
  
						  掠鬓初齊側眼看,紅棉新拭鏡光寒。斜回雪頸些些見,貝齒畏痕恰惱歡。
  
					 
									 
				
					
					
						宋代:
						释行巩
					
					
					
					
						 领得沩山笑里刀,方知不枉到明招。
元来树倒藤枯后,了得三年五载烧。
 
						  領得沩山笑裡刀,方知不枉到明招。
元來樹倒藤枯後,了得三年五載燒。
 
					 
									 
				
					
					
						清代:
						周之琦
					
					
					
					
						 五湖空约,为迷津、翻学鸱夷生计。钓艇渔舟频唤取,替却駪駪征骑。
蕙带徐搴,荪桡缓荡,万顷玻璃碎。青溪几折,晚风吹梦无际。
 
						  五湖空約,為迷津、翻學鸱夷生計。釣艇漁舟頻喚取,替卻駪駪征騎。
蕙帶徐搴,荪桡緩蕩,萬頃玻璃碎。青溪幾折,晚風吹夢無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