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新郎·家住峨山趾
贺新郎·家住峨山趾。宋代。魏了翁。 家住峨山趾。暑风轻、双泉漱玉,五坡攒翠。坡上主人归无计。梦泛沧波清泚。曾拜奏、前旒十二。愿上皇华将亲去,及翁儿、未老相扶曳。乘款段,过闾里。玺书未报人相谓。倚西风、胡尘涨野,隐忧如猬。就似东门贤父子,祗恐荣亲犹未。待洗尽、岷峨憔悴。便把手中长杓柄,为八荒,更作无边施。却上表,乞归侍。 
 
						[宋代]:魏了翁
						
						
						
						
							 家住峨山趾。暑风轻、双泉漱玉,五坡攒翠。坡上主人归无计。梦泛沧波清泚。曾拜奏、前旒十二。愿上皇华将亲去,及翁儿、未老相扶曳。乘款段,过闾里。玺书未报人相谓。倚西风、胡尘涨野,隐忧如猬。就似东门贤父子,祗恐荣亲犹未。待洗尽、岷峨憔悴。便把手中长杓柄,为八荒,更作无边施。却上表,乞归侍。
  
							
							 家住峨山趾。暑風輕、雙泉漱玉,五坡攢翠。坡上主人歸無計。夢泛滄波清泚。曾拜奏、前旒十二。願上皇華将親去,及翁兒、未老相扶曳。乘款段,過闾裡。玺書未報人相謂。倚西風、胡塵漲野,隐憂如猬。就似東門賢父子,祗恐榮親猶未。待洗盡、岷峨憔悴。便把手中長杓柄,為八荒,更作無邊施。卻上表,乞歸侍。
 							 
						 
						
													
					 
					
				 
																
				
				
					
					唐代·魏了翁的简介
					
					
				 魏了翁(1178年—1237年) ,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赠太师、秦国公,谥文靖。魏了翁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风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长短句》。 
 ...〔
				
► 魏了翁的诗(675篇)				〕 
				 
				
				
					
					
						近现代:
						杨圻
					
					
					
					
						 宫门口,流水杂松风。楼殿无人丹桂落,五更风里景阳钟。
秋月满离宫。
 
						  宮門口,流水雜松風。樓殿無人丹桂落,五更風裡景陽鐘。
秋月滿離宮。
 
					 
									 
				
					
					
						清代:
						王兆升
					
					
					
					
						 西来紫气傍云明,夫人声华信莫京。冈岭已因名德峻,鄱湖更为使君清。
归鸿附骥登临远,茑草缘松霄汉荣。每过旧游吟画锦,几回翘首不胜情。
 
						  西來紫氣傍雲明,夫人聲華信莫京。岡嶺已因名德峻,鄱湖更為使君清。
歸鴻附骥登臨遠,茑草緣松霄漢榮。每過舊遊吟畫錦,幾回翹首不勝情。
 
					 
									 
				
					
					
						宋代:
						孙觌
					
					
					
					
						 杳杳画梁巍架杏,沉沉香壁静涂椒。宫前夜祝君王寿,日上黄炉炷未消。
  
						  杳杳畫梁巍架杏,沉沉香壁靜塗椒。宮前夜祝君王壽,日上黃爐炷未消。
  
					 
									 
				
					
					
						明代:
						胡应麟
					
					
					
					
						 紫骝何处系垂杨,菡萏初分太液长。十万红妆齐衒色,三千彩袖各飞香。
游童戴叶翻歌扇,稚女穿花出画航。最是夜来添怅绝,湖南一路下新霜。
 
						  紫骝何處系垂楊,菡萏初分太液長。十萬紅妝齊衒色,三千彩袖各飛香。
遊童戴葉翻歌扇,稚女穿花出畫航。最是夜來添怅絕,湖南一路下新霜。
 
					 
									 
				
					
					
						:
						弘历
					
					
					
					
						 平生山水心,胜地辄留咏。虚轩惬远寄,万象供临凭。
岚霭朝夕变,峰峦前后映。秀是图画体,贞为松柏性。
 
						  平生山水心,勝地辄留詠。虛軒惬遠寄,萬象供臨憑。
岚霭朝夕變,峰巒前後映。秀是圖畫體,貞為松柏性。
 
					 
									 
				
					
					
						明代:
						郑潜
					
					
					
					
						 山从远浦尽,路向断桥过。破屋鸣春雨,寒潮送晚波。
故人耀华毂,小隐隔蓬窝。出处从吾好,前川寄一蓑。
 
						  山從遠浦盡,路向斷橋過。破屋鳴春雨,寒潮送晚波。
故人耀華毂,小隐隔蓬窩。出處從吾好,前川寄一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