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戴石玉
赠戴石玉。唐代。王炎午。 琢之磨之,玉汝于成。孰为玉工,师友父兄。仙山之石,今则在我。彼璞之弃,我责之隋。为瑚为琏,如珪如璋。山泽之润,邦家之光。玉不自毁,人自槿实。闻士称名,不离其道。 
 
						[唐代]:王炎午
						
						
						
						
							 琢之磨之,玉汝于成。
孰为玉工,师友父兄。
仙山之石,今则在我。
彼璞之弃,我责之隋。
为瑚为琏,如珪如璋。
山泽之润,邦家之光。
玉不自毁,人自槿实。
闻士称名,不离其道。
  
							
							 琢之磨之,玉汝于成。
孰為玉工,師友父兄。
仙山之石,今則在我。
彼璞之棄,我責之隋。
為瑚為琏,如珪如璋。
山澤之潤,邦家之光。
玉不自毀,人自槿實。
聞士稱名,不離其道。
 							 
						 
						
													
					 
					
				 
																
				
				
					
					唐代·王炎午的简介
					
					 
				 王炎午(1252-1324)初名应梅,字鼎翁,别号梅边,江西安福舟湖(今洲湖)人。炎午出身于书香世家,自幼刻苦读书,曾从事《春秋》研究。咸淳甲戌(1274)年,补中大学上舍生。临安陷,谒文天祥,竭家产助勤王军饷,文天祥留置幕府,以母病归。文天祥被执,特作生祭文以励其死。入元,杜门却扫,肆力诗文,更其名曰炎午,名其所著曰《吾汶稿》,以示不仕异代之意。泰定元年卒,年七十三。《南宋书》、《新元史》有传。今存词一首,见《元草堂诗馀》卷下。 
 ...〔
				
► 王炎午的诗(2篇)				〕 
				 
				
				
					
					
						明代:
						皇甫汸
					
					
					
					
						 东山辞满日,北郭送归年。驻马旌方举,鸣笳座已迁。
伤心宿草地,洒涕菊花天。赖有徐卿子,宁云似舅贤。
 
						  東山辭滿日,北郭送歸年。駐馬旌方舉,鳴笳座已遷。
傷心宿草地,灑涕菊花天。賴有徐卿子,甯雲似舅賢。
 
					 
									 
				
					
					
						明代:
						佘翔
					
					
					
					
						 北斗天高不可从,灵岩壁立翠重重。松间此日来双鹤,云里何年驻六龙。
短褐朝元随羽节,空山采秀蹑仙踪。日斜笑倚卢敖杖,谷口西风落暝钟。
 
						  北鬥天高不可從,靈岩壁立翠重重。松間此日來雙鶴,雲裡何年駐六龍。
短褐朝元随羽節,空山采秀蹑仙蹤。日斜笑倚盧敖杖,谷口西風落暝鐘。
 
					 
									 
				
					
					
						宋代:
						杨万里
					
					
					
					
						 暖轿行春底见春,遮栏春色不教亲。
急呼青繖小凉轿,又被春光著莫人。
 
						  暖轎行春底見春,遮欄春色不教親。
急呼青繖小涼轎,又被春光著莫人。
 
					 
									 
				
					
					
						清代:
						吴重憙
					
					
					
					
						 谁酿跳梁,使弱息、都罹浩劫。早已分、死人香里,长埋枯骨。
白刃截开儿女泪,红闺溅尽英雄血。痛女贞、一木本难支,甘摧折。
 
						  誰釀跳梁,使弱息、都罹浩劫。早已分、死人香裡,長埋枯骨。
白刃截開兒女淚,紅閨濺盡英雄血。痛女貞、一木本難支,甘摧折。
 
					 
									 
				
					
					
						明代:
						苏葵
					
					
					
					
						 强追霜押窘于徊,天放檐花著意催。自昔到公金掷地,如今惭我釜鸣雷。
驱驰莫管青山讶,凋瘵真烦赤手培。王道本来嫌掊尅,曾将阡陌咎谁开。
 
						  強追霜押窘于徊,天放檐花著意催。自昔到公金擲地,如今慚我釜鳴雷。
驅馳莫管青山訝,凋瘵真煩赤手培。王道本來嫌掊尅,曾将阡陌咎誰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