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俞叔通归四明
送俞叔通归四明。宋代。李之仪。 终军弃关繻,李斯逐黄犬。功名事业自有时,咄嗟所得亦蹇浅。雷奔电掣千里雨,鱼变为龙如掌反。侯嬴抱关谁复论,公子感之在一言。担簦屐履遍列国,平揖相印须臾间。箦中不死魏齐困,口中舌在天应旋。莫叹髀肉消,休悲釜生鱼。挥斥八极神不变,秦人岂识照乘珠。气吁虹蜺亘天地,有时一笑海可枯。泰山排云天下小,纷纷何足论贤愚。得君本如此,君知我无朱。几年飞鸣共抢榆,长惭瓦砾参璠玙。都城踰月同朝晡,蹩然别我还旧庐。引君一杯酒,洗君衣上尘。我歌虽促非酸辛,未忍祝别惟加飧。直教探取虎穴子,西来射策黄金门。
[宋代]:李之仪
终军弃关繻,李斯逐黄犬。功名事业自有时,咄嗟所得亦蹇浅。
雷奔电掣千里雨,鱼变为龙如掌反。侯嬴抱关谁复论,公子感之在一言。
担簦屐履遍列国,平揖相印须臾间。箦中不死魏齐困,口中舌在天应旋。
莫叹髀肉消,休悲釜生鱼。挥斥八极神不变,秦人岂识照乘珠。
气吁虹蜺亘天地,有时一笑海可枯。泰山排云天下小,纷纷何足论贤愚。
得君本如此,君知我无朱。几年飞鸣共抢榆,长惭瓦砾参璠玙。
都城踰月同朝晡,蹩然别我还旧庐。引君一杯酒,洗君衣上尘。
我歌虽促非酸辛,未忍祝别惟加飧。直教探取虎穴子,西来射策黄金门。
終軍棄關繻,李斯逐黃犬。功名事業自有時,咄嗟所得亦蹇淺。
雷奔電掣千裡雨,魚變為龍如掌反。侯嬴抱關誰複論,公子感之在一言。
擔簦屐履遍列國,平揖相印須臾間。箦中不死魏齊困,口中舌在天應旋。
莫歎髀肉消,休悲釜生魚。揮斥八極神不變,秦人豈識照乘珠。
氣籲虹蜺亘天地,有時一笑海可枯。泰山排雲天下小,紛紛何足論賢愚。
得君本如此,君知我無朱。幾年飛鳴共搶榆,長慚瓦礫參璠玙。
都城踰月同朝晡,蹩然别我還舊廬。引君一杯酒,洗君衣上塵。
我歌雖促非酸辛,未忍祝别惟加飧。直教探取虎穴子,西來射策黃金門。
唐代·李之仪的简介
李之仪(1038~1117)北宋词人。字端叔,自号姑溪居士、姑溪老农。汉族,沧州无棣(庆云县)人。哲宗元祐初为枢密院编修官,通判原州。元祐末从苏轼于定州幕府,朝夕倡酬。元符中监内香药库,御史石豫参劾他曾为苏轼幕僚,不可以任京官,被停职。徽宗崇宁初提举河东常平。后因得罪权贵蔡京,除名编管太平州(今安徽当涂),后遇赦复官,晚年卜居当涂。著有《姑溪词》一卷、《姑溪居士前集》五十卷和《姑溪题跋》二卷。
...〔
► 李之仪的诗(691篇) 〕
明代:
李之世
谁道云中别有廛,斜阳数点带炊烟。山前石耳无人摘,携得瘿瓢试涧泉。
誰道雲中别有廛,斜陽數點帶炊煙。山前石耳無人摘,攜得瘿瓢試澗泉。
明代:
边贡
书来休更问新衔,蹇命非才久自谙。游屐谩誇探虎窟,钓竿何用狎龙潭。
终知展季三宜黜,岂但嵇康七不堪。传语故交虚北望,已看华发住江南。
書來休更問新銜,蹇命非才久自谙。遊屐謾誇探虎窟,釣竿何用狎龍潭。
終知展季三宜黜,豈但嵇康七不堪。傳語故交虛北望,已看華發住江南。
宋代:
蔡伸
金铺半掩银瞻满。个人应恨归来晚。轧轧橹声迟。那知心已飞。迎门一笑粲。娇困横波慢。偎倚绿窗前。今宵人月圆。
金鋪半掩銀瞻滿。個人應恨歸來晚。軋軋橹聲遲。那知心已飛。迎門一笑粲。嬌困橫波慢。偎倚綠窗前。今宵人月圓。
宋代:
宋庠
平日开黄阁,兹辰奠素旗。留侯尝辟谷,岩说遂骑箕。
天迥哀笳咽,林长导翣迟。行人此堕泪,何必岘亭碑。
平日開黃閣,茲辰奠素旗。留侯嘗辟谷,岩說遂騎箕。
天迥哀笳咽,林長導翣遲。行人此堕淚,何必岘亭碑。
宋代:
王洋
突兀波心倚翠空,他年金碧照鱼龙。
火烧水转休惆怅,且看中流树荫浓。
突兀波心倚翠空,他年金碧照魚龍。
火燒水轉休惆怅,且看中流樹蔭濃。
宋代:
辛弃疾
每因种树悲年事,待看成阴是几时。
眼见子孙孙又子,不如栽竹绕园池。
每因種樹悲年事,待看成陰是幾時。
眼見子孫孫又子,不如栽竹繞園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