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室
石室。宋代。李石。 来为人所爱,去为人所思。君看文与高,慈惠蜀之师。至今窟中像,凛凛建立时。知非伯有室,定是桐乡祠。蜀人爱二公,远与千载期。其间几灰劫,付与一炬吹。保此岁峥嵘,不动山四维。东家好邻里,岂任恶少窥。祠前二古柏,外乾中不萎。勿作剪伐想,恐是神明遗。可怜墙壁间,峨冠剑拄颐。烈士不平气,好在淮西碑。
[宋代]:李石
来为人所爱,去为人所思。
君看文与高,慈惠蜀之师。
至今窟中像,凛凛建立时。
知非伯有室,定是桐乡祠。
蜀人爱二公,远与千载期。
其间几灰劫,付与一炬吹。
保此岁峥嵘,不动山四维。
东家好邻里,岂任恶少窥。
祠前二古柏,外乾中不萎。
勿作剪伐想,恐是神明遗。
可怜墙壁间,峨冠剑拄颐。
烈士不平气,好在淮西碑。
來為人所愛,去為人所思。
君看文與高,慈惠蜀之師。
至今窟中像,凜凜建立時。
知非伯有室,定是桐鄉祠。
蜀人愛二公,遠與千載期。
其間幾灰劫,付與一炬吹。
保此歲峥嵘,不動山四維。
東家好鄰裡,豈任惡少窺。
祠前二古柏,外乾中不萎。
勿作剪伐想,恐是神明遺。
可憐牆壁間,峨冠劍拄頤。
烈士不平氣,好在淮西碑。
唐代·李石的简介
李石。少负才名,既登第,任大学博士,出主石室,就学者如云。蜀学之盛,古今鲜俪。后卒成都,时作山水小笔,风调远俗。卒年七十外。
...〔
► 李石的诗(387篇) 〕
宋代:
韩维
善教邈无迹,其流在民心。君看鲁太师,庙食犹至今。
岂如文俗士,朱墨坐浮沉。趋营止目前,不顾患害深。
善教邈無迹,其流在民心。君看魯太師,廟食猶至今。
豈如文俗士,朱墨坐浮沉。趨營止目前,不顧患害深。
明代:
陈秉祥
黏禾收早糯收迟,赛社归来日暮时。草具杯盆延父老,瓜分梨枣到童儿。
墙头绿挂丝瓜子,屋角红装锦菊枝。不怕新霜迎葛屦,禦寒先制木棉衣。
黏禾收早糯收遲,賽社歸來日暮時。草具杯盆延父老,瓜分梨棗到童兒。
牆頭綠挂絲瓜子,屋角紅裝錦菊枝。不怕新霜迎葛屦,禦寒先制木棉衣。
宋代:
史浩
清朝登用是儒宗,尤喜桐川协气浓。画戟林中今长贰,红莲幕里昔游从。
云飞共庆情方洽,鲸饮何妨量有容。且向山城足欢谑,他年接武亚夔龙。
清朝登用是儒宗,尤喜桐川協氣濃。畫戟林中今長貳,紅蓮幕裡昔遊從。
雲飛共慶情方洽,鲸飲何妨量有容。且向山城足歡谑,他年接武亞夔龍。
宋代:
李之仪
何处又传金椀出,几人争看玉山颓。幽情不是风期旧,异境难从指顾开。
猿鹤已回尘外驾,烟云休造眼中衰。未妨一老同巾履,香火终年谢劫灰。
何處又傳金椀出,幾人争看玉山頹。幽情不是風期舊,異境難從指顧開。
猿鶴已回塵外駕,煙雲休造眼中衰。未妨一老同巾履,香火終年謝劫灰。
宋代:
沈辽
我昔乘兴游荆溪,数访道人溪水西。道人飘然舍我去,有如白云谢污泥。
我来云间亦未久,惠然相顾携枯藜。时人莫将老相识,解空第一须菩提。
我昔乘興遊荊溪,數訪道人溪水西。道人飄然舍我去,有如白雲謝污泥。
我來雲間亦未久,惠然相顧攜枯藜。時人莫将老相識,解空第一須菩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