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文 > 孟郊的诗 > 织妇辞

织妇辞

[唐代]:孟郊

夫是田中郎,妾是田中女。

当年嫁得君,为君秉机杼。

筋力日已疲,不息窗下机。

如何织纨素,自著蓝缕衣。

官家榜村路,更索栽桑树。

展开阅读全文 ∨

织妇辞创作背景

  公元812年(唐宪宗元和七年)夏四月,“敕天下州府民府,每天一亩,种桑二树,长吏逐年检计以闻。”其时孟郊因老母病故,丁忧去官,寄居洛阳,《织妇辞》当作于是时,反映东都一带情况,当然对全国来说,也有代表性。

参考资料:

1、卢华语.全唐诗经济资料辑释与研究.重庆:重庆出版社,2006年12月版:第239页

织妇辞鉴赏

  中国的封建社会是典型的男耕女织的社会,但从这首诗中可以看出所谓的“女织”是相对的大多数劳动妇女白天是“田中女”,晚上要“秉机杼”。这种现象许多纺织诗都有所反映,如范成大“昼出耘田夜绩麻”。

  女主人公白天劳累已疲惫不堪,晚上还要不停地当窗织纨素。如此劳碌,自己穿的却是“蓝缕衣”。那么她辛辛苦苦织的纨索哪儿去了呢?“官家膀村路,更索栽桑树。”官家已贴出告示,要农民植桑养蚕任其挥霍。至此,我们恍然大悟,原来“官家”就是劳动人民受苦受难的真正根源。史载,当时官府除了征收正税外,又有“杂调”,更有所谓“临时折估”、“临时索取”,丝茧税也随之加重。

  诗的开头直呼“夫”,似乎“妾”是怨恨自己嫁给他不曾有一天好日子过。最后笔锋一转,揭示出自己受苦的真正根源。全诗借用织妇的口吻,语言直白如话,诗意层层逼进。明里是“闺怨”之辞,暗里是刺官之语。诗人通过“指夫说官”的手法,含而不露地给敲骨吸髓的统治阶级一击。

孟郊简介

唐代·孟郊的简介

孟郊

孟郊,(751~814),唐代诗人。字东野。汉族,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祖籍平昌(今山东临邑东北),先世居洛阳(今属河南)。唐代著名诗人。现存诗歌500多首,以短篇的五言古诗最多,代表作有《游子吟》。有“诗囚”之称,又与贾岛齐名,人称“郊寒岛瘦”。元和九年,在阌乡(今河南灵宝)因病去世。张籍私谥为贞曜先生。

...〔 ► 孟郊的诗(346篇)

猜你喜欢

晓发

清代张问陶

舟行水气空,露白晨星小。高树带残钟,寒烟灭飞鸟。

陂田新雨足,茅屋一灯晓。林外桔槔声,饭牛人语早。

次韵和石学士见寄十首

宋代宋庠

荣路徘徊力已疲,保全恩惠剧春熙。

须知散栎无庸日,方到群材构厦时。

竹溪直院盛称起予草堂诗之善暇日览之多有可恨

宋代刘克庄

君子防微谨,嫌疑远未然。从来纳履处,不傍种瓜田。

樊圃芸初熟,耕畦瓞已绵。黄台虽可摘,东郭未尝穿。

春日山居即事五首 其三

明代王廷陈

筑室清溪曲,为园古道傍。苔痕侵户牖,云色上衣裳。

牧笛依青草,渔舟隐绿杨。偶然幽兴惬,搔首放歌长。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

释正觉

妙而不有,空而不无。

坐寒床下板,步转劫前壶。

秋夕过松陵

宋代武衍

月冷江空夜气浓,桂行飞下广庭风。

不知何处神仙过,鹤唳数声烟霭中。